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316期
發布時間:2014-11-26 08:35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4-11-26
改革發展動態

316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20141125

※要聞摘報※

劉奇葆:作家藝術家要深入生活繁榮創作

11月20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天津調研時強調,作家藝術家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火熱社會生活,扎根人民偉大實踐,推動文藝創作繁榮,推出更多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劉奇葆強調,要從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戰略高度,認識和看待戲曲藝術,做好傳承和創新兩篇大文章,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推動戲曲藝術活起來傳下去。要傳承發展京劇藝術,加強後備人才培養和傳統劇目保護,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使之不斷發揚光大。(來源:新華社11月21日訊)

※部委動態※

文化部推動上網服務企業轉型升級

24日,文化部出台了《關於推動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對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管理思路、管理政策進行了重大完善和調整。本次意見的出台,是文化部、工商總局、公安部、工信部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執法監督,完善管理政策,促進互聯網上網服務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配套性政策。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文化部決定將上網服務行業轉型升級工作在全國推開,並將轉型升級工作列入今後幾年上網服務行業管理工作的重點。(來源:中國經濟網11月24日訊)

廣電總局擬提速移動網游審批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近日表示,目前正在起草《關於規范移動網絡游戲出版審批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擬縮減移動網絡游戲的審批程序。據了解,該《通知》將爭取在12月底前下發實施,擬對不涉及民族、宗教、歷史、政治、疆域等內容,無故事情節或者故事情節簡單的消除類、塔防類、跑酷類、棋牌類、音樂舞蹈類、體育競技類、飛行射擊類、解謎類等休閑益智國產移動網絡游戲採用簡易審批程序,對其他類別的移動網絡游戲進一步壓縮內容審查時間,提高審批效率。(來源:《北京商報》11月24日訊)

※演企視窗※

濟南市雜技團《粉墨》演出隊載譽歸來

濟南市雜技團《粉墨》美國演出隊於近日圓滿完成演出任務,抵達濟南。此次演出受美國聯合娛樂公司邀請,於2014年5月7日起開始了大型京劇意象雜技劇《粉墨》的演出,6個多月的美國巡回演出和布蘭森駐場演出,演出場次達260場。與此同時,濟南市雜技團《繩技》、《鑽圈》節目組自2014年1月起在法國進行巡回演出,至今已演出400余場,足跡遍布21個城市,觀看人數達到50余萬人,受到了法國觀眾的喜愛。(來源:《濟南日報》11月24日訊)

上話首次推出“現場廣播劇”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將整合滬上話劇和配音界力量,於12月9日推出一台“現場廣播劇”——阿加莎﹒克裡斯蒂劇場2015開幕大戲《謀殺正在直播》。此次推出的《謀殺正在直播》,由阿加莎從未公開出版的三個廣播劇本《私人電話》、《高貴盤子裡的黃油》、《黃色鳶尾花》組成。今年,這三個故事被譯成中文版,以在舞台上現場演繹“廣播劇”的形式呈現。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旗下捕鼠器工作室制作人稱,“現場廣播劇這種形式在百老匯很多見,卻幾乎沒在中國舞台上出現過。屆時在舞台上,話劇與配音藝術家將身著戲服,手持劇本表演。這種形式最能展現老藝術家的表演及聲音魅力。”(來源:《解放日報》11月24日訊)

※市場動態※

校園話劇為話劇市場注入新活力

最近,江蘇南京多所高校的校園話劇為一度沉悶的南京話劇市場注入了活力。南京大學話劇《蔣公的面子》吸引近萬名觀眾,獲得“神劇”稱號。同樣是來自南京大學的話劇《〈人民公敵〉事件》,10月份在校內連演8場,票房節節高升。南京藝術學院的話劇《亂套了》原計劃演3場,因為太受歡迎,最終演了9場,連周邊居民都買票前來觀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趙玲認為,高校是話劇的根基,像《蔣公的面子》這類在高校萌芽,在社會上開花結果的優秀話劇的出現,會帶動更多話劇觀眾,也有望讓南京話劇市場逐漸升溫。(來源:《光明日報》11月24日訊)

※文化產業※

上海支持文化企業上市挂牌及發行債券

24日上午,上海市文化金融合作座談會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上海市關於深入推進文化與金融合作的實施意見》,從完善文化金融合作機制、拓展文化金融合作渠道和優化文化金融合作環境三方面著手,提出了16項具體舉措。上海將通過文化金融服務體制機制和產品創新,努力提升文化金融專業服務水平﹔加大財政對文化金融合作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引導帶動作用﹔優化合作環境,推動產業資源與金融資源融合創新﹔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研究和專才培養,為文化金融合作提供有力保障。(來源:中國證券網11月24日)

※公共文化※

廣東惠州:外來工可申領200元文化惠民卡

廣東省惠州市人社局近日透露,在惠務工者都可申領文化惠民卡,政府提供200元文化消費補貼,可購書、訂報、看電影、看演出等。符合條件的人員即日起至12月31日可提交資料申領,其中申領范圍從原來的市直、惠城區、仲愷高新區范圍擴大至全市各縣(區)的務工人員,取消了對申領人的戶籍限定,並將社保繳費年限從原來的5年以上降低至1年以上,極大降低了申領門檻。(來源:《南方都市報》11月24日訊)

※標題新聞※

◆《焦點訪談》:並購重組促進文化產業做強做優(來源:中央電視台11月23日訊)

◆寧夏:旅游演藝仍需探索市場定位(來源:《銀川晚報》11月24日訊)

◆山東數字化博物館試運行 千件文物獲數字化處理(來源:《大眾日報》11月24日訊)

◆投資近億 成都掘金電視游戲(來源:《華西都市報》11月24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