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337期
發布時間:2015-02-10 16:48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5-02-10
改革發展動態

337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2月10

 

文化改革發展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工作會議實錄

 

※編者按※

近日,文化部建立了4個研究基地和12個調研聯系點。建立文化改革發展研究基地和文化部調研聯系點是文化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推進文化治理能力現代化,創新文化政策法規工作機制,增強文化改革發展指導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的重要舉措。2月6日上午,文化改革發展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文化部政策法規司代表文化部與武漢大學等4個研究基地和北京市西城區等12個調研聯系點簽署合作協議。此次會議是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建立後的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主題是:啟動研究基地、調研聯系點相關工作,建立工作機制,明確建設目標,交流工作建議,討論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工作重點和信息報送制度,落實工作任務。本期《改革發展動態》整理了文化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饒權在會上的講話和部分代表對此項工作的建議,供讀者參閱。

以下內容以發言先後為序。

范周(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近些年來也和文化部各司局有過多次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逐漸深入理解國家對文化建設的一些新要求。

希望可以和調研聯系點的相關負責人建立常態化的聯系機制,方便工作的開展。既然是文化部建立的調研聯系點,那麼和研究基地在工作上來往就更為便利。同時,4家基地之間也需要經常互相溝通,了解其他基地的主攻方向,對比優劣勢,便於協調資源。

祁述裕(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和文化部有長期的合作,相互之間比較熟悉,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由於國家行政學院長期服務於政府決策,十分熟悉相關的工作,所以一定能夠順利完成各項研究任務。

希望能夠進一步細化任務和目標,包括基地所承擔的職責和享受的權利。對4個基地的總體目標要求和每個基地的階段性具體任務盡可能的明確。

黃玉燁(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文化改革發展研究基地成立以後除了承擔研究任務外,可以承擔更多的任務。比如開展專門的知識產權培訓,或者增加關於知識產權的課程。從調研情況來看,文化領域相關人員還是具備基本的知識產權意識,但是還比較薄弱,所以提升知識產權意識應該還是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學校在理論研究上有足夠的高度,但是提出的意見不知道是否能夠接地氣,這是個最大的問題。所以說調研聯系點一定要利用好,這對於今後完成基地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蔡武進(武漢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講師)

第一,希望文化部能夠進一步加強對研究基地的指導,包括課題、業務、人才培養等。加強指導的意義在於加強成員的歸屬感,打造一個致力於國家文化改革發展的平台。第二,加強各個單位間的互動。每個研究單位應該是各有所長,通過前期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各自的優勢。希望在有關部門的引導推動下,能夠在合作過程當中優勢互補,進一步推進整體的平台建設。第三,要加強基地和調研聯系點的聯系,在信息的搜集、資料整理以及人才培養方面形成良性的互動。聯系點是一個重要的信息方,如果建立良性互動機制,平台的發展成效會更大。

趙曉波(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委員會副主任)

這次合作是文化部對地方基層文化工作的支持,而從基層工作的角度來說,現在也確實面臨了很多問題。實際上對於文化體制的改革,西城區已經開始在做一些嘗試,比如說文化領域的PPP模式,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產品的提供等。西城區今年爭取建一個公共文化領域的PPP模式的項目。但是怎麼建,通過什麼樣的模式來做,並沒有一些可以參考的經驗。所以這種合作對實際工作來說有非常大的指導意義,希望通過部裡領導和各方面專家的指導,還有和兄弟單位的經驗交流,可以解決實際工作當中的問題和困難。

陳靜(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委員會主任)

文化領域的政策會隨著理論和實踐的不斷發展而調整。在基層工作中會發現,很多政策在真正執行時並不完全符合實際情況。多頭管理,各個單位責任分工不明確,導致政策的執行力大打折扣。基層工作者更希望出台一些具有實操性的政策,否則到最後就是無法執行或者執行起來非常困難。

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開展此次調研合作工作。由於一個區域的文化領域范疇非常大,需要涉及很多調研、分析的人員。從以往的經驗看,要有一支專業的調研團隊,在一個地區駐扎一段時間進行調研,之後再由專家學者拿結果去分析研究,才能形成扎實的調研成果。

施福平(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法規處處長)

現在開展的這項合作,體現了文化部對改革發展調研工作的高度重視。現在上海正在促進新型智庫建設,這是文化改革發展中的一件大事,我們也將把這項工作與基地和聯系點工作結合起來。

對這項合作有幾點建議。第一,協議條款總體是不錯的,但是開展的項目不能太多,關鍵還是要有質量。一個聯系點,每年做一兩個項目就可以,關鍵是要使它成為一種基礎形態。第二,基地和聯系點可以做一些重大課題,文化部把它放到聯系點上去做實驗,在實驗的基礎上看效果。第三,除了委托以外,希望每年也能專門性的組織一兩個課題的研討,這樣基地和聯系點可以對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而且是有戰略性、前瞻性的問題進行交流,形成一些成果。第四,給予基地與基地之間互動的機會,可以相互學習、幫助。

饒權(文化部政策法規司司長)

2014年下半年經部領導批准,我司開展了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的遴選工作。經過反復醞釀和慎重研究,並報部領導批准,以文化部名義正式發函,最終確定了武漢大學等4家文化改革發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市西城區等12家調研聯系點。部領導非常重視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的工作,專門做出批示,並授權政策法規司代表文化部與研究基地、調研聯系點簽署合作協議,統籌開展相關工作。目前,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已經確定,但如何發揮作用、如何開展工作以實現預期目標,還需要大家共同出謀劃策。

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視此項工作,主要是基於以下三點考慮。

一、建立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是探索和創新文化政策法規工作機制的重要舉措。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使命面前,在現代化、全球化、信息化不斷推進,多種發展階段疊加並置的時代進程中,文化系統的工作理念、工作格局、工作方式和工作內容面臨著深刻的革新。建立文化改革發展研究基地和文化部調研聯系點,就是我們構建文化政策法規工作新格局、新機制的重要舉措之一﹔就是要積極借助第三方力量,發揮研究機構的學術優勢和咨政作用,為政策法規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就是要與地方文化行政部門建立更為密切的聯系,加強指導與合作,及時收集和反映情況,汲取來自基層的經驗和智慧,確保政策制定符合實際、政策執行不打折扣。

二、建立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是建設文化改革發展新型智庫的重要方式。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重要支撐。加強文化改革發展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是破解文化改革發展難題和應對復雜多變局面的重要途徑。正是在這樣的問題導向下,我們確定了目前四家研究基地,我們希望通過積極借力引智,加強與專業研究機構的合作,力求提出系統科學權威的意見,為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幫助。

三、建立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是適應新常態、促進“大調研”格局形成的重要抓手。加強調研是適應當前形勢、踐行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的重要舉措。為此,文化部去年制定印發了《文化部調研工作管理辦法》和《文化部關於加強文化系統調研工作的意見》,加強了對調研工作的制度設計和統籌安排,產生較好反響。此次我們又在全國范圍遴選了12個地區作為文化部調研聯系點,這些聯系點兼顧東、中、西部,涵蓋不同層級、不同類型。目的就是為及時了解和掌握基層文化發展動態,加強文化領域相關趨勢性、前瞻性問題研究,總結文化建設的探索性、示范性經驗。通過建立這種常態化的調研機制,延伸工作手臂,保持始終“在場”,從而更快更多地獲得鮮活案例和典型經驗,形成“大調研”的格局。

就下一步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點的工作,我提四點建議:一是高度重視研究基地和調研聯系機制的建設工作。二是積極參與“十三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起草工作。三是認真完成文化改革發展信息報送任務。四是加強溝通協調。

附:文化改革發展研究基地和文化部改革發展調研聯系點名單

文化改革發展研究基地(4個)

武漢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

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

 

文化部改革發展調研聯系點(12個)

北京市西城區

北京市東城區

北京市海澱區

上海市

江蘇省蘇州市

浙江省寧波市

山東省濟寧市

湖南省長沙市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

重慶市

雲南省紅河州

甘肅省酒泉市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高翔宇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