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338期
發布時間:2015-02-27 16:06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5-02-27
改革發展動態

338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2月13

 

一周重要新聞回顧

※部委動態※

文化部:貫徹落實《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

2月9日,文化部印發了《關於貫徹落實〈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的通知》,以深入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確保各項要求落到實處。該通知要求,各級文化行政部門要把編制“十三五”時期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作為貫徹落實《意見》的重要任務。各省(區、市)要在今年4月前,基本完成本地“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評估工作,並依據《意見》精神,提出“十三五”時期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和建議。(來源:《中國文化報》212日訊)

文化部:中國與“一帶一路”各國建立文化交流機制

2月11日,文化部外聯局(港澳台辦)局長謝金英在文化部2015年第一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目前,中國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在官方交流方面建立了很多文化交流機制﹔從地區組織來講,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文化部長會務、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藝術節這樣的交流平台。謝金英談到,中國基本上跟沿線所有國家都簽訂了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為了落實合作協定,還定期簽署年度文化合作執行計劃,包括一些具體的合作項目。(來源:中國經濟網2月11日訊)

※演企視窗※

寧波市歌舞劇院在改革中打造文化精品

10年前,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初步走出困境、“錢袋子”漸鼓的寧波市歌舞團做起了“精品夢”。反復尋覓後,把題材聚焦到了吉祥喜慶的浙東婚嫁習俗——“十裡紅妝”上。3年打磨劇本、精心排練後,舞劇《十裡紅妝﹒女兒夢》一炮走紅,從2008年首演至今,演出超過130場。更創造了不靠團體贈票連演4場、後3場每場2500個座位全部爆滿的佳績。2011年起,寧波市歌舞劇院已連續4年超過2000萬元﹔2015年才開年,演出訂單就接到了除夕前。(來源:《浙江日報》2月7日訊)

山西演出劇院聯盟成立 給劇院打造專屬“經紀人”

經過6個多月的籌備,隸屬於山西演藝集團的山西演出劇院聯盟正式成立,省直和省內6個市26家演出場所從此後將“抱團取暖”,通過聯盟這個平台,有專人為演出團體找市場,為演出場所找劇目,為中介機構找發展空間。這無疑是為各個劇院安排了專屬的“經紀人”。在成立儀式上,該聯盟率先和山西省京劇院創排的兒童劇《小話西游》簽約,該劇將在此次聯盟的20多家演出場所內演出。(來源:《山西晚報》2月10日訊)

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打造滬上演藝“航母”

2005年2月6日,作為上海文化體制改革重要嘗試,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成立。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文化廣場3家劇場,上海芭蕾舞團、上海民族樂團、上海歌劇院3家文藝院團,“3+3”六位一體模式打造滬上演藝“航母”。發揮院團原創積極性,是大劇院藝術中心成立伊始就明確的目標。2006年,藝術中心首次推出所屬院團全年演出計劃,涵蓋前置、過程、結果管理。10年中,上海民族樂團呈現508首新創作品,總長4184分鐘﹔上海歌劇院創排8部大型原創歌劇,1部音樂劇,2部舞劇,3部交響合唱。(來源:《解放日報》2月6日訊)

※改革聚焦※

九寨溝:政府不再直接干預演藝企業正常經營

2014年九寨溝縣旅游演藝市場總票房收入達到1.69億元,同比增長了65%,旅游演出市場已成九寨溝美景之外另一個經濟增長點。據悉,九寨溝旅游演出市場,早年發展大多以民族風情歌舞表演為主,同質化競爭嚴重﹔經過多年摸索與嘗試,九寨溝旅游演藝漸漸找到了“差異化”的成功秘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政府不再直接干預演藝企業正常經營。現在演藝團體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自行決定每天的演出票價和場次,而非以往由政府統一定價,這就要求演出團體必須節目品質過硬才能獲得游客。(來源:《四川日報》2月10日訊)

※數據點擊※

我國文化產業法人單位10年增加近2倍

2月12日,由中央文化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高書生執筆的《我國文化產業10年發展對比分析報告》發布。報告顯示,2004年至2013年10年間,文化產業發展呈現成倍增長的態勢。2004年,全國文化產業法人單位31.8萬戶,從業人員873萬人,資產總額1.8萬億元,主營收入為1.6萬億元,增加值3440億元,佔GDP的比重為2.15%。10年間,法人單位增加了近2倍,從業人員增加了1倍,資產總額增加了4.6倍,主營收入增加了4.1倍,增加值增加了4.8倍。(來源:《光明日報》2月12日訊)

※市場動態※

最新報告顯示:手機閱讀在二線以下城市市場價值巨大

2月11日,手機閱讀APP掌閱iReader正式對外發布了《2014年掌閱國人閱讀習慣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廣東省移動閱讀用戶數量全國居首,山東、河南、江蘇、四川、河北、浙江、湖南、湖北、安徽分別排在第2到第10,而經濟發達的北京排在第16位,上海排在第21位。這一排名與全國人口省份排行榜基本吻合,這也顯示出了手機閱讀在二、三、四線城市巨大的市場價值。(來源:中國經濟網2月11日訊)

江蘇有線首發申請獲批

2月11日,江蘇省廣電有線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獲得通過。若其最終完成上市,將成為繼歌華有線、天威視訊、陝西廣電網絡、湖北廣電網絡、吉視傳媒、電廣傳媒後,又一家省級廣電網絡上市公司。根據招股書,本次江蘇有線擬向社會公眾發行不超過6億股,募集資金47億元。其中30.58億元用於整合全省廣電網絡﹔1.98億元用於廣電網絡資源整合項目﹔10.65億元用於全省NGB(下一代廣播電視網)基礎網絡建設項目﹔3.85億元用於雲媒體電視內容集成平台項目。(來源:《京華時報》2月12日訊)

※文化產業※

上海2015年1號文突出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發展”

2015年初,上海將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10號文的實施意見作為上海市政府1號文下發,將“融合發展”提升至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詞。據了解,2014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預計佔上海全市GDP比重的12%,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2013年上海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2500億元,同比增長10.1%,佔上海全市GDP比重約為11.5%。(來源:中國經濟網2月10日訊)

特色文化產業成西藏經濟發展支柱

在過去的一年裡,西藏自治區積極推動各項文化產業相關工作,特色文化產業取得蓬勃發展。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4年,西藏自治區文化產業產值27億元,增長12%。據介紹,自去年以來,西藏自治區開展了全區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和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重點項目的組織申報工作。其中,文化企事業單位網上申報了26個項目,文化部門審核申報了“中國蕃尼古道西藏吉隆歷史文化展覽館”等18個項目。(來源:《西藏日報》2月12日訊)

※地方動態※

青海再添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青海省文化新聞出版工作會議透露,繼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後,國家在青海設立了第二個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在一個省設立兩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這在全國尚屬首例。格薩爾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以果洛藏族自治州為核心,輻射周邊區域。保護對象包括史詩及其民間信仰、《格薩爾》劇等文化遺產以及實驗區范圍內的自然環境、歷史遺跡。同時,格薩爾文化的傳承人、傳承團體主體也將納入受保護群體。(來源:《人民日報》2月12日訊)

※公共文化※

浙江發布手繪文化地圖 創新公共文化服務

浙江首次發布手繪的全省域文化地圖,包含10類、155項最具浙江特色的文化元素。地圖基本囊括浙江各地最具代表性、最有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地標、文化景觀、文化蹤跡,而且每個項目都標出了具體的地址,手機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看到電子版。據悉,這份手繪地圖由浙江省委宣傳部編制出版,已經印刷1萬多份,將贈送給全省3400個文化禮堂,並投放到機場、車站等公共場所﹔之後,這份文化地圖將推出絲綢版,成為一份頗具浙江特色的禮物。制作地圖的負責人表示,這是浙江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一次探索。(來源:《人民日報》2月9日訊)

※標題新聞※

◆中央第二巡視組向文化部反饋專項巡視情況(來源:文化部網站)

◆中央財政208億元支持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來源:中國經濟網2月11日訊)

◆八成傳媒企業2014年實現盈利(來源:《證券日報》2月11日訊)

◆惠民演出領導不妨靠後坐坐(來源:《中國文化報》2月12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高翔宇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