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第352期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4月10日
一周重要新聞回顧
※要聞摘報※
李克強與文史館員談文論道
2月9日,李克強總理在中南海紫光閣向新聘任的國務院參事、中央文史館館員親手頒發聘書。隨後他與130余位參事、館員及參事室特約研究員舉行了座談。李克強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一直非常重視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在當今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更要深入研究、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也應是‘道德經濟’。”李克強強調道,“中華民族5000年文化的積累,雖然其中也有糟粕、更遭受過破壞,但其主體和精華仍是我們的安身立命之本。”(來源:《光明日報》4月8日訊)
※部委動態※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列入全國人大2015年立法日程
4月7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在京召開第三次全體會議。中宣部副部長,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協調組召集人雒樹剛指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取得新進展。在協調組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經黨中央、國務院審議後正式印發。由文化部、財政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體育總局共同研究起草的《關於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意見》已經中央審議通過,即將正式印發。(來源:中國經濟網4月8日訊)(來源:中國經濟網4月8日訊)
文化部公布2015年“特色文化產業”等三個重點項目名單
文化部文化產業司近日下發《文化產業司關於公布2015年度特色文化產業、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和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重點項目名單的通知》。根據該通知,66個項目入選為2015年度特色文化產業重點項目,24個項目入選為2015年度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重點項目,26個項目入選為2015年度絲綢之路文化產業重點項目。通知還要求各地加強對重點項目建設的指導和服務,在資金扶持、項目規劃創意、對接推介、投資融資、人才培養、專家咨詢等方面提供扶持和。服務(來源:中國經濟網4月7日訊)
※演企視窗※
“百年游輪”明年9月暢游長江 實景演出碼頭文化
武漢創建的第四個5A級景區——由主要投資方武漢旅發投集團投資的江漢朝宗景區又有大手筆:兩江沿岸將打造一台濃縮武漢碼頭文化的大型實景體驗型演藝項目。明年9月,一艘可容納上千名游客、彷制百年前造型的三層游輪將暢游長江,載著游客一同演繹“現場體驗劇”。演出強調現場體驗,游輪既是客船又是劇場,航程既是旅游路線又是演出場景,登船者既是旅游者又是戲劇觀眾。(來源:《楚天金報》4月8日訊)
“安徽新創精品劇目晉京展演”10日啟幕
4月7日下午,由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主辦,安徽省文化廳、安徽演藝集團承辦的“安徽新創精品劇目晉京展演”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據安徽演藝集團董事長張居淮介紹,此次展演活動整合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安徽省歌舞劇院、安徽省話劇院、安徽省徽京劇院、安慶再芬黃梅藝術劇院、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等6家省屬暨市直國有文藝院團資源,精心組織了7台彰顯徽風皖韻的原創精品劇目,將在4月10日至5月16日期間在京演出14場。(來源:新華網4月8日訊)
宋城演藝8700萬元控股九寨溝文化公司
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4月7日晚間公告,擬出資8700萬元,以股權受讓及現金增資的方式,獲得九寨溝縣容中爾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九寨溝文化公司”)60%的股權,並與標的公司及其股東簽訂戰略投資協議。根據公告,交易完成後,九寨溝文化公司將更名為“九寨溝縣藏謎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同時,九寨溝文化公司60%股權的淨利潤將計入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來源:《東方早報》4月8日訊)
※改革聚焦※
街頭賣藝麻煩領個證先
到街頭賣藝還需要演出許可證?是的,目前深圳福田區演藝協會也打算以行業規范、公約自律等形式對街頭藝術活動實施自我管理與互助協作。借鑒台北街頭藝人管理經驗,為街頭藝人頒發“演出許可證”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實施。福田區蓮花街道透露,為規范人民藝術廣場的管理,蓮花街道本月開始實施“劃定區域、固定位置、抽簽派號、核對入場”的監管模式,引導、推動人民藝術廣場街頭文化健康發展。(來源:《廣州日報》4月8日訊)
甘肅給非遺立法 設傳承人退出制
甘肅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日前通過《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將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非遺保護、保存工作將納入縣級以上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將保護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並設立非遺保護專項資金。公民可以自薦認定成為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繼承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繼承人義務或喪失傳承能力的,可以重新認定繼承人。(來源:《人民日報》4月8日訊)
※數據點擊※
2014年我國軟件著作權登記量首破20萬件大關
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組織編撰的《2014年中國軟件著作權登記情況分析報告》已於近日完成。《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軟件著作權登記218783件,登記量首次突破二十萬件大關。從登記軟件著作權人情況來看,2014年,我國共有72147個著作權人進行了軟件登記,著作權人數量同比增長30.21%,增速較2013年提高近6個百分點。其中,有企業著作權人51340個,約佔著作權人總量的71.16%,登記軟件合計172570件,約佔我國登記總量的78.88%,企業仍然是我國軟件登記的絕對主體。(來源:中國經濟網4月8日訊)
機構調查發現:內地游客每年棄210億退稅款
4月7日萬事達卡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旅游仍然是中國內地消費者很大的一項支出:2014年下半年平均每人每次出境旅行花費16905元人民幣,與2014上半年相比增加了1400元。萬事達卡也同時觀察到,盡管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費國,但由於信息溝通不暢,語言不通或行程較緊等因素,中國游客往往無法在旅行中享受到最大的優惠和便利:如中國游客每年有高達210億人民幣的退稅款項無人認領,這意味著每人每年有約200元的退稅未進行申報。(來源:《南方日報》4月8日訊)
※市場動態※
21家影院偷漏瞞報票房受罰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日前對河南新密金字塔影城等21家影院偷漏瞞報票房行為開出處罰通知書。其中,對12家影院及所屬院線停止供片至少3個月,對9家影院處以偷漏瞞報票款金額8至10倍不等的罰款,同時取消這21家影院今年電影專項資金先征後返資格。據了解,這是兩家協會今年對違規影院開出的第一張罰單。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相關負責人特別強調,行業協會將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管和處罰力度,尤其對出現多次違規行為的影院,將給予包括無限期停片在內的嚴重處罰。(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4月8日訊)
※文化產業※
濟南29條政策促文化產業發展 集約用地企業可獲獎金
4月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的相關內容。據悉,《實施意見》從總體目標要求、大力發展產業載體、發揮優勢加快發展、支持文化產品原創、推進文化“走出去”、繁榮文化市場、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政策體系等8個方面制定了29條政策意見。《實施意見》還提出,有條件的縣(市)區可建立節約集約用地專項獎勵資金,對項目建成達產後節約集約用地成效顯著,畝均稅收貢獻大或安置就業人數多的文化企業或文化產業園區實施獎勵。(來源:齊魯網4月7日訊)
※地方動態※
總投入62.9億 青海省文化建設“八大工程”基本完成
青海省文化新聞出版廳發布的信息顯示,“十二五”以來,青海省文化建設總投入62.93億元,超“十二五”文化發展規劃目標6.45億元,提前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省文化新聞出版廳組織實施的文化建設“八大工程”也已基本完成,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文化惠民工程、特色文化產業培育、文化園區建設、文化市場建設、文化品牌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文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來源:《西海都市報》4月8日訊)
※標題新聞※
◆聶辰席兼任中央電視台台長(來源:中國經濟網4月7日訊)
◆證監會:知音傳媒等14加企業IPO終止審查(來源:《京華時報》4月7日訊)
◆違規廣告頻現暴露電視產業危機(來源:《工人日報》4月8日訊)
◆山東臨淄用民間資本建齊都文化城(來源:《齊魯晚報》4月8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高翔宇 聯系電話:010-81025311
上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53期 |
下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5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