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關於舉辦2015年度全國演藝企業
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的通知
各省(區、市)文化廳(局):
根據《關於支持轉企改制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要求,文化部改革辦將對全國演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分批次進行培訓。2015年5月至9月將由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與相關演藝企業聯合舉辦5期全國演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承辦單位
主辦:文化部政策法規司(部改革辦)
承辦: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相關演藝企業
二、培訓對象及人數
以下述第一類人員為主,每期約60人,5期培訓班共計培訓約300人。
第一類:演藝企業(不區分所有制,包括表演團體、中介機構、劇場、院線、票務等企業)董事長、總經理、院長、團長、黨委書記。
第二類:產業鏈相關企業(不區分所有制,包括舞台設備、舞美、藝術培訓、旅游、投資、傳媒等企業)負責人。
第三類:演藝企業高管副職、總監及中層管理人員。
三、具體安排
全年共設5個班次,每個班次1個主題,每期班為期6天(含報到和離會),詳情參見《2015年度全國演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課程計劃》(附件1)。
四、培訓方式
培訓班全部採用“解剖麻雀、以案施訓”模式。通過前期方案征集和遴選,文化部政策法規司(部改革辦)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確定了5個聯合承辦方案。5個單位在所選主題方面的基本情況、成功經驗、面臨的問題、未來發展思路相對明確,執行方案較為成熟。培訓班將邀請專家與培訓班學員一起,實地了解、共同研究案例,從案例提供方的探索實踐出發,採用研討為主、講授為輔的模式,共同探討企業發展方向和問題解決方案,為學員觸類旁通地解決自身企業面臨的問題啟發思路。
五、培訓費用
學習費用全部由主辦方承擔,交通費和食宿費自理。食宿費由承辦單位在學員報名時統一收取,收費標准不超過2000元/人/期,由承辦單位開具相應發票。具體情況可向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咨詢。
六、報名方式
報名方式一:通過各省(區、市)文化廳(局)報名。由省(區、市)文化廳(局)匯總信息,將《全國演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預報名回執》(附件2)於5月20日前統一發送至報名郵箱yypxbm@163.com,郵件標題及附件請統一命名為“某省(區、市)文化廳(局)”,如“北京市文化局”。
報名方式二:通過網上報名。請登錄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網上報名系統,填寫相關信息,請務必在“備注”欄注明“擬報期數”和“微信號”。
七、名單確定
各省(區、市)文化廳(局)報名人數不限,文化部政策法規司(部改革辦)將根據每期培訓班報名情況,按照資格要求和培訓對象的意向時間,確定學員名單。名單確定後,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將於每期培訓班開班前印發具體安排的正式通知。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部改革辦)聯系人:鄒一鳴
電話:010-59881688(可傳真)、13051774012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聯系人:王戰萍
電話:010-69268204(可傳真)、18611835688
附件1:2015年度全國演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課程計劃
附件2:全國演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預報名回執
附件3:聯合承辦單位案例簡介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部改革辦)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
二〇一五年五月七日 二〇一五年五月七日
抄送:各省(區、市)演藝集團
附件1:
2015年度全國演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課程計劃
期數 |
聯合承辦單位 |
地點 |
時間 |
主題 |
主要內容 |
第1期 |
山東演藝集團 |
濟南 |
5月下旬 |
演藝聯盟和演出院線的發展模式 |
演藝聯盟、演出院線的形式和經驗,巡演項目的選擇與運營、劇場管理服務標准化等。 |
第2期 |
湖北省演藝集團 |
恩施 |
6月 |
演藝產業國際化發展路徑 |
向海外輸出的演藝產品創作、包裝、營銷推廣及渠道拓展,演藝品牌的國際化推廣,演藝產業海外推廣的線上模式等。 |
第3期 |
宿州市演藝集團 |
安徽宿州 |
7月 |
演藝產業鏈各環節的商業模式探索 |
創作、制作、舞台設備、舞美設計、演出、演出經紀、藝人經紀、劇場運營、藝術培訓、衍生產品銷售等環節的商業模式及其與核心環節的關系等。 |
第4期 |
貴州文化演藝集團 |
貴陽 |
8月 |
混合所有制演藝企業的發展模式 |
國有與民營資本的特點、混合所有制的優劣勢與實現路徑、文化演藝綜合體發展模式等。 |
第5期 |
北京演藝集團 |
北京 |
9月 |
演藝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現代企業制度的內涵、符合演藝企業特點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實踐中的現實困難與解決途徑等。 |
附件2:
全國演藝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班預報名回執
填報單位: 省(區、市)文化廳(局) 填報人: 聯系電話:
序號 |
姓 名 |
性別 |
出生年月 |
民族 |
工 作 單 位 |
職 務 |
擬報期數 |
辦公電話 |
手 機 |
郵 箱 |
傳 真 |
微信號 |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
10 |
|
|
|
|
|
|
|
|
|
|
|
|
填寫說明:
1、請於5月20日之前將預報名回執發送至yypxbm@163.com。
2、“擬報期數”請結合自身情況按照附件1中的“期數”進行填寫,可同時報名多期培訓班。
3、如有微信號,請填寫,便於建立學員微信群。微信號可以是手機號、QQ號或自己設置的名稱,能通過好友搜索到即可。
4、此表可根據需要自行增加行數。
附件3:
聯合承辦單位案例簡介
第1期:演藝聯盟和演出院線的發展模式
山東演藝集團
山東演藝集團下屬的山東演藝聯盟是山東演藝產業發展的綜合服務平台,下設的演藝產業發展研究中心、電子票務系統和山東劇場院線可為本次培訓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保障。山東演藝聯盟成立於2013年3月8日,成員單位188家,涵蓋了全省76%的國有藝術表演團體、70%的演出劇場、以及山東省主要演出中介機構。山東演藝聯盟立足改革發展需求,著眼全省演藝產業發展。以“全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和“政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模式,搭建起了全省演藝產業發展的綜合服務平台。形成了全國演藝行業發展獨一無二的“山東模式”。這一模式可作為國內演藝聯盟和院線交流、研究的典型案例來分享。
第2期:演藝產業國際化發展路徑
湖北省演藝集團
近年來,隨著我國文化產業步入高速發展的軌道,處於文化產業核心層的演藝產業也借勢獲得了新的發展動力並呈現出異於以往的新局面。長江人民藝術劇院以長江經濟帶為重點,以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為目標,以計算機和移動終端為傳播媒介,以前沿的網絡技術搭建互動分享平台,通過線上線下互動的O2O模式,推進優秀舞台作品走出去發展戰略,探索演藝產業國際化發展道路。本次培訓班以“精誠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宗旨,強調“民心相通”,以人文交流為重點,聯合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戲劇(戲曲)藝術院團,通過短期集中培訓,積極利用網絡平台,運用新媒體工具,提高各相關藝術院團向海外輸出的演藝作品創作、包裝、影響推廣及渠道拓展等能力,提升演藝品牌的國際化推廣能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核心價值觀念,促進區域合作與經濟繁榮。
第3期:演藝產業鏈各環節的商業探索模式
宿州市演藝集團
宿州市演藝集團,是宿州市最大的文藝院團。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業績逐年攀升,其下轄三個劇團(市梆子劇團、市墜子劇團、市泗州劇團)有著長久的發展歷史。這無疑奠定了整個集團豐富的產業鏈基礎。它匯集了宿州市創作、生產、演出、人才培養等一系列藝術資源,經營范圍覆蓋了文藝演出、節慶大型活動策劃、演出器材租賃、影視制作等多個方面。即將於6月份動工實施的宿州演藝大廈,是宿州市興建的文化產業地標性建筑。它將集合宿州市演藝集團所有演藝產業鏈,並吸納其他具備一定規模的演藝、培訓機構。通過此次培訓,促進宿州市演藝集團與全國院團的交流,從而吸收更多的經驗,拉近彼此間的距離。
第4期:混合所有制演藝企業的發展模式
貴州文化演藝集團
經貴州省委、省政府同意,貴州文化演藝集團以所屬7家子公司地上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方式與貴州唯一一家上市房地產企業—中天城投集團組建成立貴州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原7家事業單位佔該公司35%股份,目前該公司的主要任務是按照整合文化資源、增強文化展業整體實力的思路,推進貴州文化廣場的各項建設。新組建的演出單位將向公司化、市場化、品牌化轉型,告別依靠“皇糧”的日子。此外,公司廣泛扶持文化類創意企業入駐文化產業孵化器,爭取在2024年成功上市,並且帶動10家左右文化創意類企業完成上市。文化廣場項目將成為貴州省乃至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及引入社會資本發展文化產業的典范項目,具有很強的行業示范性。
第5期:演藝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北京演藝集團
法人治理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決定階段。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組建北京演藝集團是首都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經過一段時間探索,集團初步形成了覆蓋“黨、團工作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資金管理”、“新聞宣傳管理”、“法律事務管理”、“工程建設管理”等7大經營領域的管理制度框架,以黨建、藝術生產、資產財務、人力資源、法律等五項工作為主線的集團化內部管控體系。集團探索從股份制改革入手推動旗下企業深化改革,並推動集團和二級單位整體實現股份制改造。回顧幾年來的改革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是國有文化企業改革、創新、發展的第一要務,也是文化體制改革的核心內容,更是集團完成從首都文化旗艦向引領中國、影響世界的首都文化航母歷史跨越的根本保障。
上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61期 |
下一篇: 改革發展動態第36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