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362期
發布時間:2015-05-18 10:15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5-05-18
改革發展動態

362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5月15

 

一周重要新聞回顧

※要聞摘報※

國務院對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做出重要部署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正式轉發文化部、財政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起草的《關於做好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意見》,對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作出了重要部署。據悉,對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購買主體、承接主體、購買內容、購買機制、資金保障、監管機制、績效評價等內容作出了規定,並明確提出了目標。(來源:中國經濟網5月11日訊)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草案(稿)公開征求意見

由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牽頭組織起草的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草案(稿),5月11日起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據悉,該草案提出,公共文化服務應當堅持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導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支持優秀文藝作品的創作與生產,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此外,草案還提出,國家扶助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來源:中國經濟網5月11日訊)

※部委動態※

雒樹剛:共同促進創新實驗區高效發展

“目前是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在文化產業從中高速向中高端發展的現階段,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應打造成國家水平的實驗區,以示范帶動、高端引領、前沿創造等方式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5月11日,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北京市朝陽區調研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時說。據介紹,2015年一季度,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已吸引超過2700家文化企業注冊登記。(來源:文化部網站5月12日訊)

※演企視窗※

太原市話劇團:一個話劇團的堅守與革新

作為老牌話劇團,太原市話劇團近幾年創作出不少叫好又叫座的劇目,為觀眾呈現了十多部風格迥異的劇作。其推出的草根版《瘋狂的瘋狂》自2009年7月正式投入商演,僅一年多時間,五進北京、七赴上海,足跡踏遍深圳、天津等國內各大城市,演出達百余場次,所到之處無不受到觀眾好評。太原話劇團也實現了國內地方國有院團在2009年度的三大突破:超百場演出獨此一家﹔兩進首都劇場僅此一劇﹔無明星參與而火爆全國獨一無二。(來源:《發展導報》5月13日訊)

宋城演藝全資子公司享15%稅率優惠

宋城演藝(300144)5月14日早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麗江茶馬古城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麗江茶馬古城公司”)於近日收到雲南省麗江市地方稅務局下發的《納稅人減免申請審批表》。公司2014年享受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減按15%稅率征收。 公司表示,根據上述優惠政策,麗江茶馬古城公司減稅金額將在公司2015年進行會計核算,從而增加公司2015年淨利潤。(來源:中證網5月14日訊)

※改革聚焦※

全國科技館陸續免費開放 今年92家試點

中國科協、中宣部、財政部近日聯合下發關於全國科技館免費開放的通知。據中國科協科普部部長楊文志介紹,科技館免費開放採取“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的原則。今年,在各地申報基礎上,先行選擇92家科技館進行試點,對外免費開放的統一時間在5月16日之前。另據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央財政今年安排3.5億元補助資金,對各級科技館免費開放所需資金給予補助。補助資金主要用於科技館免費開放門票收入減少部分、績效考核獎勵、運行保障增量部分、展品更新等方面。(來源:新華網5月12日訊)

旅游業也將布局“互聯網+”

據國家旅游局網站5月11日消息,《國家旅游局關於促進旅游業與信息化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旅游信息化規劃論證、系統整合、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格局基本形成,信息化對旅游消費、企業經營、公共服務、組織管理、產業運營、事業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進一步增強。到2030年,實現讓旅游業融入互聯網時代、用信息技術武裝中國旅游全行業的目標。到2050年,實現中國旅游業的現代化、信息化、國際化,為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基礎和保障。(來源:中國證券網5月12日訊)

※數據點擊※

2015年國家藝術基金申報項目達4402個總額51億

國家藝術基金13日發布了《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資助項目申報情況報告》。《報告》顯示,在3月1日至5月1日的受理期內,共有3268個各類機構和個人作為申報主體,申報了4402個項目,申請資助資金總額為51.22億元。其中,機構申報主體1943個,藝術家個人申報主體1325個﹔機構提交的申報項目數量為2950項,藝術家個人提交的申報項目數量為1452項。與2014年的申報情況相比,今年的申報項目數增加了142項,增幅為3.4%。其中,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增加最多,新增了616項,增幅達到74%。(來源:中國經濟網5月14日訊)

※市場動態※

文化企業並購:警惕“虛火”與“消化不良”

隨著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國有文化企業積極進行並購重組,使得國有文化資產規模不斷擴大,實力和控制力不斷增強。目前,國有文化企業並購重組正呈現出頻次多、力度大、范圍廣的特點和趨勢,有力地提升了文化產業規模化、專業化水平。目前,出版企業並購大體呈現出3種態勢:橫向並購、縱向並購和混合並購。形勢再好,國有文化企業並購重組的過程中也應警惕並購“虛火”,防止盲目擴張、偏離主業、“消化不良”。(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5月13日訊)

※文化產業※

江蘇淮安財政:設立文化產業信貸風險補償專項資金

近日,淮安市財政設立文化產業發展風險補償專項資金,安排1000萬元風險補償資金,與中行和廣發銀行簽訂合作協議,爭取合作金融機構給予15倍放大的貸款授信。風險補償資金優先扶持全市經認定並納入全市文化產業名錄庫的中小文化企業,首次貸款不超過100萬元,最高不超過300萬元,利率在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基准利率基礎上予以一定的利率優惠。貸款出現損失後,由風險補償資金和合作銀行共同承擔。(來源:財政部網站5月11日訊)

貴州發展民族山地特色旅游 建設“十大文化產業園”

近日,貴州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敏爾在貴州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15年全省要聚焦“5個100工程”項目內容建設,提升100個重點旅游景區內涵魅力,推動100個產業園區提質升級,建設100個高效農業示范園,增強100個示范小城鎮生機活力,提高100個城市綜合體品質品位。要大力發展以民族和山地為特色的文化旅游業,加快“十大文化產業園”建設,培育新興旅游業態,積極開拓高鐵旅游市場,加快構建“快旅慢游”服務體系,打造貴州旅游發展升級版,確保旅游總收入增長20%以上。(來源:《中國旅游報》5月13日訊)

深圳創意保稅園:文化保稅是一張王牌

深圳創意保稅園位於福田保稅區檳榔道,項目佔地1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積共約5萬平方米。該園區立足福田保稅區,輻射粵港澳乃至全球市場,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產品(尤其是海外回流文物和高端藝術品)拍賣總部基地、高端文化產品展示交易中心和文化保稅服務基地,並通過賦予基地文化和創意內涵,使其成為深圳市全新的高端藝術品展示、交易及結算中心,集研發設計、展覽展示、拍賣鑒賞、交流收藏等功能於一體。(來源:《深圳商報》5月12日訊)

※地方動態※

北京實施戲曲院團聯袂駐場演出

5月7日,由北京市文化局組織實施的“北京市戲曲院團聯袂駐場演出”正式啟動。從5月10日起,每周日下午,以京劇、昆曲、評劇、河北梆子、曲劇等戲曲門類為主的首都專業院團和優秀民營院團在中國評劇大劇院上演精彩劇目,每場演出有60%以上的票價設置在100元(含)以下。據了解,北京市戲曲院團聯袂駐場演出項目實行劇場免場租、劇場與院團演出收入分成的模式,政府扶持則體現在給予低票價演出補貼和採購部分場次。(來源:《中國文化報》5月12日訊)

※標題新聞※

◆湖南:“演藝湘軍”進入融合時代(來源:《湖南日報》5月13日訊)

◆眾籌出版:做好細節才能成功(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報》5月14日訊)

◆觸摸展品:博物館的噩夢?(來源:《中國文化報》5月13日訊)

◆博物館文創還缺啥?(來源:《光明日報》5月13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高翔宇 魏娉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