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366期
發布時間:2015-06-01 09:53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5-06-01
改革發展動態

366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5月29

一周重要新聞回顧

※要聞摘報※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聯絡員會議召開

5月26日,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聯絡員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就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和文化部牽頭起草的《關於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進行研究討論。會上透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在基層。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力度,基層的文化條件和群眾文化生活得到明顯改善。但隨著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現有的基層文化設施和服務已難以滿足廣大群眾多元多樣的文化需要。(來源:中國經濟網5月27日訊)

※部委動態※

雒樹剛:緊抓機遇 做好“互聯網+文化”

“在‘互聯網+’時代,你們既面臨挑戰,又面臨機遇,要接受挑戰、抓住機遇,把數字文化這一核心產業做大做強。”5月26日,文化部部長雒樹剛在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調研時指出,要突破以往的管理思維,充分調動內部人才的創新積極性,激發每位員工的創意。雒樹剛此行還了解了中國連環畫數字圖書館的推進情況,仔細了解數字出版的現狀。(來源:《中國文化報》5月28日訊)

自貿區進口文化藝術品交易不需3C認證

上海國檢局近日透露,國家質檢總局已批復同意上海自貿區內進口文化藝術品整體或部分屬於CCC目錄產品的,給予無需辦理CCC認證的特殊監管貿易化便利措施。根據新政,僅憑借藝術品的證明文件就可直接向上海國檢局報檢放行。目前,我國是全球第二大文化藝術品交易市場,此次新政出台,是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認監委支持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推動上海自貿區文化藝術交易平台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源:《青年報》5月28日訊)

※演企視窗※

東方藝術中心逆襲演出市場寒潮

運營10年,東方藝術中心(簡稱“東藝”)最看重的是觀眾。作為國內演出行業首個採用會員制營銷的演藝單位,東藝10年內累計演出5000余場,台上,90多個國家的藝術家先後亮相﹔台下,520萬觀眾人次到訪。演出場次和觀眾人次位列全國第二,僅次於國家大劇院。近兩三年,國內演出市場遭遇“寒流”。2013年,全國演出收入比上年下滑9%,東藝卻逆勢增長18%。2014年同比增長15%,演出場次594場,觀眾人次突破60萬。今年1月至4月,東藝演出場次同比增長20%。(來源:《解放日報》5月27日訊)

國內首個專業喜劇院“北京喜劇院”七月開張

近日,位於北京東城區的“東方劇院”正式更名為“北京喜劇院”。據悉,更名後的“北京喜劇院”由國家大劇院受約經營,大劇院將聯合東方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有限公司與北京大道文化節目制作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國內首個以喜劇為核心定位的專業劇場,不遺余力地推動喜劇藝術在中國的創作與發展。未來,北京喜劇院每年將為觀眾奉獻200余場的喜劇演出。(來源:中國經濟網5月27日訊)

宋城演藝千萬注資嘻哈包袱鋪

5月18日晚間,宋城演藝在其成立19周年之際,宣布將聯合文化創投行業知名投資機構七弦投資共同發起設立現場娛樂投資基金,基金總規模達10億元。5月24日,知名80後相聲團體“嘻哈包袱鋪”在其七周年慶典暨首屆粉絲節上高調宣布已與宋城演藝簽署戰略投資框架協議,宋城演藝將投資千萬級的資金,助力嘻哈包袱鋪在相聲、喜劇娛樂方面的發展,並成為“嘻哈包袱鋪”的品牌運營方北京曉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來源:《證券日報》5月25日訊)

※改革聚焦※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圖書借閱讓讀者說了算

5月23日起,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以下簡稱“省圖”)聯合廣州購書中心(以下簡稱“廣購”)開展“你悅讀,我採購”活動。隻要持有省圖讀者卡的讀者,可在廣購選擇心儀的圖書,由省圖買單後再借給讀者。讀者憑“中圖悅讀券”即可在廣購內設立的“中圖現採現借服務點”現場辦理外借手續,快捷又方便。該活動可以使圖書館的藏書真正能滿足讀者的需求,更可有效防止採購圖書不符合讀者的需要而造成資源的錯位浪費,極大地提升了公共圖書館的圖書流通率。(來源:《廣州日報》5月27日訊)

※數據點擊※

2000家文創園背後的隱憂:文化產業集聚區不到5%

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起步於20世紀90年代,2008—2012年期間,全國共建成各類園區1122座,年均增速42.2%。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全國文化產業園區數量已超過2000家,各類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多達500余家,其中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336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10家。但文化部文化產業司副司長吳江波曾表示,數量眾多的文化產業園區中真正盈利的不超過10%。也有專家指出,國內真正稱得上“文化產業集聚區”的園區不到5%。(來源:《中國企業報》5月26日訊)

※市場動態※

阿裡攪局網絡文學 “開放版權”撼動騰訊霸主地位

5月26日,阿裡文學首次召開戰略發布會,宣布將以移動閱讀為突破口,推開放版權戰略,還與多家內容商達成戰略合作,正式吹響大力進軍網絡文學市場的號角。在目前網絡文學市場上,騰訊文學一家獨大,並在版權主推獨佔方式。阿裡文學此次另辟蹊徑,打造開放的版權政策,也被視為曲線撬騰訊牆角。隨著阿裡文學入局,網絡文學市場最終也形成BAT(百度、阿裡巴巴以及騰訊)三足鼎立的局勢。(來源:《每日經濟新聞》5月27日訊)

※文化產業※

北京市文資辦與東城區共建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

5月28日,北京市文資辦與東城區人民政府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共同爭創文化金融合作試驗區,共同建設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加強文化科技融資擔保合作,共同建設文化經濟政策平台,創新文化品牌走出去模式,促進文化人才集聚匯聚等六個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同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北京文交中心”)在北京市東城區挂牌。(來源:中國經濟網5月28日訊)

陝西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挂牌成立 重點服務中小微文化企業

日前,西部首家文化金融服務機構——陝西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在西安正式揭牌成立。該中心由陝文投集團將自身構建起的文化金融產業鏈相關業務整合成立,服務范圍涉及小額貸款、融資擔保、風險投資、股權投資、藝術品質押融資等,重點服務中小微文化企業的多元化融資需求。據悉,陝西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將通過項目對接、信息服務、業務培訓、信用增進、資金支持、行業交流、定制服務等方式,為文化企業和各類金融機構牽線搭橋。(來源:中國經濟網5月25日訊)

寧波文化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出爐

5月26日,寧波市文化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發布。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寧波將重點發展高端文化用品制造業、文化創意與設計服務業、文化演藝與影視制作業、文化休閑旅游業、現代工藝美術業、現代傳媒、文化信息傳輸服務業、文化會展業等八大文化產業。寧波力爭三年內實現總投資超過千億元,建成重點項目50個,培育形成20家以上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大型骨干企業集團,推動100家以上中小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上市公司力爭達到8家。(來源:《寧波日報》5月27日訊)

※地方動態※

《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6月1日起實施

2015年6月1日起,《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將正式實施。按照《條例》規定,非遺傳承人有培養後繼人才、妥善保存相關實物(資料)、配合文化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進行非遺調查、參與非遺公益性宣傳等義務。非遺傳承人也列入“軟考核”的范圍內。根據《條例》,非遺傳承人享受傳承人補助費等權利的同時,還須履行開展傳承活動。同時,普通公民也可以自薦認定成為非遺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繼承人,而無正當理由不履行繼承人義務或喪失傳承能力的要退出,可以重新認定繼承人。(來源:《蘭州晚報》5月28日訊)

※標題新聞※

◆政府鼓勵中企赴日投資旅游業(來源:《北京商報》5月25日訊)

◆上海圖書館推“互聯網+”服務(來源:《中國文化報》5月27日訊)

◆韓媒:韓國文化業將淪為中國影視產業外包商(來源:《環球時報》5月27日訊)

◆第七屆“中國文化企業30強”調查報告(來源:《光明日報》5月26日訊)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孫萌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