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政策法規司
政策法規司
改革發展動態第395期
發布時間:2015-09-08 14:30 來源: 編輯:政策法規司
信息來源: 2015-09-08
改革發展動態

395

文化部政策法規司改革指導處

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資訊部                               2015年9月8

 

當文化企業遇上現代企業制度

 

※編者按※

現代企業制度定義為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企業法人制度為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為核心,以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為條件的新型企業制度。本期改革發展動態匯總了文化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相關政策、高層聲音、專家觀點及案例,供讀者參閱。

※頂層設計※

2013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完善文化市場准入和退出機制,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促進文化資源在全國范圍內流動。繼續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對按規定轉制的重要國有傳媒企業探索實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推動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鼓勵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發展,降低社會資本進入門檻,允許參與對外出版、網絡出版,允許以控股形式參與國有影視制作機構、文藝院團改制經營。支持各種形式小微文化企業發展。

2014年4月,《國務院關於印發文化體制改革中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制為企業和進一步支持文化企業發展兩個規定的通知》提出,國有文化企業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推進董事會、監事會建設,規范總會計師管理,健全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確保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

※高層聲音※

2013年6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中央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奇葆出席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座談會並講話。他表示,黨的十六大以來,文化改革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站在新的起點上,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信心、凝聚共識,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把文化體制改革推向前進。要著眼提高文化宏觀管理能力、增強文化市場主體競爭力,推動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培育骨干文化企業,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分類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加快轉變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職能,探索健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

2013年12月,時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兼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的雒樹剛在《人民日報》撰文提出,要以培育合格文化市場主體為目標,繼續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深化拓展出版、發行、影視、演藝等領域改革成果,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形成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的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切實提高導向把控、資本運作和市場經營能力。把轉企改制與資源整合、結構調整、做大做強結合起來,鼓勵有實力的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兼並重組,使之盡快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和文化領域的戰略投資者,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

擔任文化部部長後,雒樹剛於2015年3月在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調研。他寄語傳媒集團,當前要繼續把整改工作作為首要任務抓實抓好,認真研究梳理中央巡視組提出的有關問題,當務之急是帶頭建立健全有效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努力開創集團發展新局面﹔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探索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內部機制,著力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加強組織保障,抓好領導班子和人才隊伍建設,包括採編隊伍、文化創意隊伍、經營管理隊伍等。

中宣部副部長孫志軍在2014年召開的第三屆中國文化產業主題峰會上發言稱,文化企業必須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擺在突出位置,避免在市場大潮中迷失方向,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從企業內部講,文化企業要把社會效益要求體現在企業宗旨中,內化為企業精神和發展理念,成為員工的自覺追求和行為准則,並體現在制度設置、貫穿到生產經營管理各環節和全過程。從外部環境講,國家要在政策上兜底,確保文化企業有合理經濟效益、職工有合理經濟利益,在此前提下努力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黨組書記苗圩在時間《求是》上撰文表示,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國有企業屬於全民所有,是推進國家現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必須適應市場化、國際化的新形勢,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這是中央對國有企業改革的新要求,是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和競爭力、提高國有經濟發展質量的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對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要的意義。深化改革是國有企業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動力,是我們可以用好的最大紅利。隻有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才能進一步激發國有企業活力和創造力,奠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從而推動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

※專家觀點※

國家行政學院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宏存表示,建立新型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需要從根本理念層面定位好國有文化企業發展目標。促進國有文化資產的市場化發展,從操作層面上建立起國有文化資產分類管理體制是改革發展的整體方向,因此實現產權主體明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就成為構建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的關鍵。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曉明表示,要發揮好市場在文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就要進一步打破市場壁壘、建立良性的市場競爭機制,建立起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市場體系,更好地發揮正向調節功能﹔就要著力轉變政府職能,從直接監管向間接調控轉變,建立起一套基於市場競爭的宏觀調控體系﹔就要建設具有社會主義文化特點的現代企業制度,增強文化市場主體的競爭力,將發展的基礎從政府支持轉向市場競爭,將發展的主角從政府轉變為企業,使之真正成為文化產業的建設者和文化市場的主導者。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主任徐鵬程表示,建立健全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要充分體現國有文化資產的現狀和特點,借鑒其他經營性國有資產、國有金融資產監管的經驗,建立統一的、分層級的國有文化資產監管機構,對各種類型的國有文化企業,以產權改革為核心加快轉型、轉制,在區分公益性文化資產和經營性文化資產的基礎上,分批次陸續實施企業化改造和運作,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的原則,推動政府部門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實行管人、管事、管資產、管導向相統一。

※案例分析※

北京演藝集團

作為國有改制文化企業,2009年5月組建的北京演藝集團是在整合中國雜技團、北京歌舞劇院、北京兒童藝術劇院、中國木偶劇院、北京市電影公司等市屬國有改制院團和改制文化企業的基礎上組建的。以上單位在集團組建前已經邁開了轉企改制的步伐,圍繞現代企業制度建設進行了初步探索。

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也是北京演藝集團自組建伊始就致力於推動的重點工作。集團組建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是從兩個層面同時進行的。一方面,對於集團公司,組建時就遵照《公司法》要求實現了“規范起步”。集團制定了規范的公司章程,建立了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層,成立了集團黨委會,並制定了相關制度,從組織和制度兩個方面體現了國有出資人、決策機構、執行機構與黨組織的各自獨立和相互制衡。同時,集團建立了《外派董監事管理辦法》、《外派產權代表業務工作管理辦法》等制度,進一步詳細規定了外派董監事人員的日常管理及績效考核辦法等,形成系統化法人治理制度框架。

另一方面,在集團參控股二級單位的層面上,集團結合各單位實際,積極協助中國雜技團、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兒藝等控參股單位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等,使決策機構、執行機構與經營機構之間各自獨立、各司其責和相互制衡﹔制定完善《董事會議事規則》、《監事會議事規則》等法人治理制度,並累計委派董、監事75人次,董事會秘書5人次,在全集團系統內建立了規范的兩級法人治理結構。自2011年起,集團還在所有控股企業全面推行《年度工作任務書》制度,按照“營業收入”、“淨利潤”等七項財務指標對企業經營層進行嚴格考核,進一步明確和強化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營層權利義務,提升了各級法人治理結構的運行水平。

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

2015年7月2日,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揭牌儀式分別在長沙舉行,這標志著湖南省文化企業在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根據省委省政府《深化省管國有文化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方案》精神,進一步完善湖南日報社(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南廣播電視台(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管理運行機制,該放活的放活,該管住的管住,增強其內在活力,確保黨對意識形態主陣地的領導和正確的輿論導向。湖南日報社和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湖南廣播電視台和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採取“一個黨委、兩個機構、一體化運行”的管理模式。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金鳶表示,此次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的揭牌儀式,既是湖南省文化資源整合重組的階段性重要成果,也是我省打造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的重大實踐。通過優化文化資源配置和文化產業結構,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在內容生產、傳播渠道、技術平台、經營模式、管理機制等方面的融合轉型創新發展,最大化地釋放國有文化資源的活力,不斷提升兩大媒體集團的傳播力、公信力和影響力,引領“文化湘軍”創新體制機制,不斷開拓進取,推動我省文化進一步繁榮和發展。

山東廣電網絡集團

山東廣電網絡有限公司於2011年5月4日成立,是經山東省委、省政府批准,按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的省屬重要骨干文化企業。2013年8月20日,以山東廣電網絡有限公司為母公司的山東廣電網絡集團正式組建。山東廣電網絡集團董事長劉保聚表示,組建集團有利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公司垂直體系管理,同時也更符合廣電網絡的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

劉保聚表示,在全省一張網的基礎上,新組建的山東廣電網絡集團將全面完善和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更深入地落實"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營。"集團成立後相繼成立了文化建設委員會、招標採購委員會、營銷策劃委員會、戰略規劃委員會、安全委員會、學習培訓委員會等重點工作委員會,統領集團各項重點工作發展,實現事業發展的重點突破和整體提速﹔針對公司各項緊迫的改革發展任務,集團成立了考評工作領導小組、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對改革的難點任務進行統籌規劃、統一領導、重點攻關。劉保聚表示,集團通過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使產權明晰、政企分開、權責明確、管理科學,進而將傳統的國有企業該支撐股份制企業。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文化發展動態和簡報”。

歡迎將相關素材和意見建議發送至郵箱:wenhua@ ce.cn

贈有關領導同志參閱

 

主編:鄒一鳴 成琪 責任編輯:邵希煒 聯系電話:010-8102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