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安徽
安徽
讓鄉村旅游有“土味”也有品位
發掘地域特色傳統文化
發布時間:2020-01-07 11:3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1-07
  安徽省休閑農業旅游2019年接待游客超2.15億人次,同比增長10%﹔綜合營業收入881.5億元,同比增長12%。這份成績單的背後,藏著一個關鍵原因:地域特色傳統文化助推鄉村旅游。近年來,安徽鄉村旅游正在從過去的“吃土菜、釣塘魚”向“賞鄉村美景、品鄉土文化”躍升。
  在皖南黟縣的古村落西遞,游客看的是古民居、古祠堂和古牌坊。古民居中陳設典雅、充滿書香氣息:門廳陳設花瓶、鏡子和座鐘,寓意是“東平西靜終身平安”,許多對聯被游客廣為傳播,“書詩經世文章,孝悌傳為報本”“讀書好營商好效好便好,創業難守成難知難不難”等,顯示了古代徽州商人亦賈亦儒的傳統。近兩年,西遞還設置了夜景燈光,通過村口的湖面噴泉水幕電影講述當地徽商故事,牆壁投影再現古老徽州人物與場景。用游客的話說:“到西遞旅游,有一種穿越時光、找回鄉愁、接受傳統文化洗禮的感覺。”黃山市實施古民居“百村千幢”保護工程,不僅保護了老房子,也保留了老房子中沉澱的家居、楹聯和鄉規民約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為鄉村旅游奠定文化根基。
  同為古代徽州地區的績溪縣家朋鄉尚村,也嘗到了“以文促旅”的甜頭。漫步在尚村前街,一個由6把“竹傘”撐起的美妙建筑引起游客的關注。這裡原來的高家老屋年久失修,村裡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組成的傳統村落保護團隊合作,把它改造成了一個村民公共客廳。“過去一年也見不到幾個村外人,村裡自打發展旅游業以來,熱鬧得很,甚至還有外國人拿著相機到處拍,說老房子裡都是文化。”尚村村民許榮忠笑著說。幾年來,村裡保護和弘揚鄉間優秀傳統文化,整理和挖掘“板凳龍”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村民和游客表演,打造“十姓九祠”旅游品牌。“許多游客就是來看民俗表演的,這是與其他地方有區別的特色文化。”家朋鄉黨委書記戴曉靜自豪地介紹。
  據悉,績溪縣利用徽州文化聚集區的優勢發展鄉村旅游,18個貧困村從鄉村旅游中受益。此外,績溪縣所在的宣城市,發揮“文房四寶”之鄉優勢,以筆墨紙硯手工生產的傳統方式,促進了鄉村研學游等的發展。
  在江淮之間,肥東縣素有“吳楚要沖、包公故裡”之盛名,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已形成包公文化、廬劇文化和農耕文化等民俗文化並存的多元文化融合發展的格局,促進鄉村旅游的發展。
  肥東縣長臨河鎮充分挖掘當地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旅游。鎮上的1952糧倉文創園曾是一座破爛不堪的老糧倉,現已變身為“藝術殿堂”。自2017年對外開放以來,1952糧倉文創園連續舉辦全國人文賞石藝術展、水墨名家作品展和首屆耕讀文化節等系列活動。游客李燕說:“這裡之所以吸引游客,不單是因為景點,更多的是這股獨特的文化味。”
  2018年,長臨河古街試點建設開放城市閱讀空間,建立了“悅﹒青陽書苑”。每個周末,書苑都會組織開展閱讀體驗活動,並進社區、進學校舉辦各類閱讀朗誦會,既豐富了當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提升了鄉村旅游的品位,讓更多的游客感受到古鎮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長臨河鎮加大文化設施投入,先後修繕和興建了中國收藏博物館長臨河展示窗口、安徽票證博物館、百年郵電館、長臨河老報館、長臨河民俗博物館、吳家花園觀賞石博物館等博物館群。這些博物館經常舉辦各種特色展覽,吸引市民、游客關注,帶“火”了鄉村旅游。長臨河鎮宣傳辦主任陳振介紹,2018年,該鎮開展展館活動50多次,接待游客100多萬人次。
  肥東縣橋頭集鎮“愛情隧道”景點,原來是一條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鐵路運輸線路,在時光的沉澱下,如今成為年輕人競相拍照的“網紅打卡地”。該鎮深入挖掘“愛情隧道”浪漫的人文資源,通過舉辦愛情詩歌筆會、新詩百年朗誦會等方式,提升“愛情隧道”文化品位。
  肥東各地還流傳著“包公宴”菜譜,青菜燒豆腐謂之“一清二白”、藕片象征“無私”、圓子象征“團圓與和諧”等,受到游客追捧。肥東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愛國說,文化既是旅游資源,也是旅游的品牌和靈魂,將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中,才能真正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激活旅游發展內生動力。近年來,肥東縣深挖地方文化精髓,文化搭台,旅游唱戲,以特色地域文化助力鄉村旅游發展,讓不同的文化旅游節慶活動成為文旅融合的亮點。
  皖北的亳州,是全國知名的中藥材集散地,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20.1萬畝,已形成近千個中藥材種植專業村,其中白芍種植達33.48萬畝,當地居民素有春節賞芍花的春游傳統。亳州市正在努力把中藥文化轉變為鄉村旅游的文化資源。每年4月至5月,亳州萬畝芍花盛開,蔚為壯觀。亳州市打造芍花旅游品牌,舉辦芍花養生文化旅游節,並為游客賞花提供便利,改善基礎設施、修建道路和觀賞台、旅游廁所。
  縱觀安徽全省,黃山地區的古代徽州文化、宣城市的“文房四寶”文化、安慶地區的古代戲曲文化、六安市的紅色文化、亳州市的中藥文化和合肥市的包公文化、淮軍文化等,如同從塵土中發掘出的瑰寶,正在被越來越深入地挖掘和利用,助力鄉村振興。目前,安徽省已有12個鄉村入選“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數量居全國第三,成為發展鄉村旅游正在努力探索前進的方向。(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