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安徽
安徽
安徽阜南縣非遺扶貧工作坊編織奔小康的夢想
發布時間:2020-04-02 10:41 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0-04-02
  “編筐打柳 養家糊口”——歷史上,在國家級貧困縣安徽省阜南縣就有柳編傳統。如今,柳編成為當地農民脫貧奔小康的一條康庄大道。阜南縣文化旅游體育局副局長龐道遠介紹說,2018年阜南縣被命名為全國柳編之都,如今全縣有四五十家柳編企業擁有自營出口權,帶動農戶20多萬人脫貧致富。同時,阜南縣又是非遺大縣,阜陽市兩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都在本縣,其中一個就是柳編傳承人。因此,阜南縣文化旅游體育局幫助企業建立了兩個非遺扶貧工作坊,探索文化扶貧之路。
  到達郜台鄉童廟村童廟庄台,旁邊是個小型柳編廠,農戶們正在熱火朝天地編筐。李廠長是個48歲的精干漢子,手腳麻利,說他一天能編50個筐子,可得工錢110元左右。他旁邊一個婦女姓童,比他編得更麻利。還有一位童老漢,79歲了,本是個貧困戶,老伴去世了。如今參加非遺扶貧,受到簡單培訓,他也能在家門口掙錢了,雖然老人手腳慢,一天也能編個10套左右配件,可得二三十元。李廠長一邊編筐,一邊介紹說,該村有百十戶人,三四十戶從事柳編,70%至80%收入來源於此。
  記者來到阜南縣萬家和工藝品有限公司,這裡設有非遺扶貧工作坊。董事長徐洽合介紹說,公司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經營柳編,出口歐美和東南亞等地,去年產值達到700多萬美元。企業採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一百多家農戶、二三百人從事柳編。他說,柳編技術門檻低,稍加培訓,農民就能上手。熟手一天可編三四套工藝品籃子,掙一二百元。他還介紹說,非遺技藝對於企業非常重要,他本人就是省級柳編技藝傳承人。他帶記者參觀了產品展覽室,看到琳琅滿目的柳編產品。他舉例說,普通的籃子不值錢,但是,有了非遺創意含量的就不一樣了。如,根據阜南縣出土的“國寶”龍虎尊編制的工藝品籃筐,賣到1600元一個。徐洽合總結說,我們從事的是非遺事業,也是扶貧事業,兩件事結合在一起。

  在阜南縣天億扶貧工作坊,記者見到年輕的董事長高甲甲,他介紹,企業從事柳編工藝和木頭制品工藝,出口歐美各國,去年創匯1500萬美元。他說,企業帶動二三百戶農民,其中120人是登記在冊的貧困戶。他本人也是非遺傳承人,帶領幾個非遺傳承人進行技術開發,獲得外貿訂單,就交給當地農戶,讓他們按照企業的訂單從事手工加工,一天可得四五十元。企業和農戶捆在一起,一起奔小康。高甲甲說,近期的疫情給出口生意帶來了困難,他正在調整思路,進行線上銷售,並開發符合國內市場的產品,相信一定能帶領員工和農戶一起奔向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