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重慶
重慶
重慶渝中: 務實提升產業服務,融合發展撐起“人文渝中”
發布時間:2022-06-28 10:18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2-06-28

  渝中區是山城重慶的母城。近年來,渝中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聚焦“人文渝中”建設,著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和旅游目的地。該區先後獲評全國文明城區、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全國文物工作先進區、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榮譽稱號。

  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已經成為渝中區重要的支柱產業。據了解,渝中區現有文化旅游及相關企業1.1萬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約佔全市規上文旅企業總數的1/5,產業人口約15萬。形成了以創意設計、廣告傳媒、影視演藝、旅游服務、旅游住宿等為主體,以數字文化、智慧旅游、新興休娛為重要補充的現代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體系。2021年,該區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87.1億元、旅游產業增加值達106億元,分別佔全區GDP比重5.7%、7%,共接待游客504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18.3億元,同比增長13.5%、29.7%,游客接待量、旅游收入位居全市第一。

  渝中區通過“三個融合”,推動文旅融合深入發展。建立融合機制,建立了區委、區政府牽總,文化、商貿、旅游、城管、管委會、街道等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形成了“文商旅”融合發展格局,確立了“產、城、景”協同、“宜游、宜居、宜業”互融的“主客共享”都市文旅發展願景﹔催生業態融合,以“文化+”“旅游+”“文旅+”為基本路徑,支持文化科技、旅游康養、研學旅行、旅游演藝等業態發展,支持VR體驗、電競酒店等在渝中布局﹔打造融合場景,依托“天台”“步道”“洞穴”“輕軌”“街巷”等特色資源,有機融入文化藝術元素,創設了沉浸式劇本殺、神仙洞演藝、小時光圖書館等時尚文旅場景。

  除此之外,渝中區還注重加強文旅平台的建設。在高質量完成十八梯、山城巷、馬鞍山等12個傳統風貌區,金湯街、領事巷等10個老街區,嘉西村、新都巷等10個老社區改造項目的同時,園區基地聚集效益進一步顯現,已建成並挂牌洪崖洞、重慶演藝集團、二廠文創園、上清寺數字文化產業園、後街影視產業園等18個國家級、市級和區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集聚文化及相關企業1200多家,產值突破500億元。此外,不斷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快重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總部)、重慶文創研發中心、重慶大田灣體育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渝中區採取多種舉措激活文旅消費。開發蜀繡、烙畫、船模等文創產品(旅游商品)600多件(套),推出“開往春天的列車”“紅色三岩游”等旅游線路50余條,推出《霧重慶》《記憶﹒山城》《扯館兒》等精品駐場劇目來豐富文旅消費供給。持續舉辦國際咖啡文化節、全球不眠之夜、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季、渝中文創產品設計大賽、都市旅游節和城際旅游交易會等品牌活動塑造文旅消費品牌。發放文旅消費券近500萬元,開通旅游巴士8條,建成旅游廁所150處,增設旅游停車位1200個,優化文旅市場環境。

  在提升產業服務方面,渝中區真正做到了務實高效。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強化政策保障方面,先後出台了《重慶市渝中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十四五”規劃》《渝中區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渝中區深化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等16個文旅類政策文件,率先在重慶市建立了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在優化企業服務方面,建立常態化的區領導、區級部門定期聯系服務重點企業制度,鮮明提出“保姆式”服務理念,形成“招育穩”一體化企業服務流程﹔在幫助企業紓困方面,從快從優從細全面落實中央、重慶市各項紓困惠企政策,暫退旅行社保證金6300余萬元,率先建立區級文旅金融服務中心,與重慶銀行共建“重慶文旅特色支行”,籌集5000萬元建立風險資金池,創新推出“文旅貸”金融產品,切實解決文旅企業融資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