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東
廣東
廣州“圖書館之城”共建共享實現新突破
發布時間:2018-05-08 09:58 來源:廣東省文化廳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廣東省文化廳 2018-05-08

    近年來,廣州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圖書館事業步入高速發展期,在立法、設施、網絡、效能等方面均取得歷史性突破。廣州圖書館作為廣東知名的文化地標,自2013年開始連續5年基礎服務量居全國公共圖書館第一,每日人均入館數約2.6萬人,躋身世界公共圖書館前列。廣州少兒圖書館2017年基礎服務量居全國少兒館第一。2017年,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的基礎服務指標實現跨越式增長,已接近紐約等世界文化城市同類服務指標。

  立法先行,圖書館治理能力取得突破性提升

  立法規范,頒布《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為規范和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2015年5月1日,廣州市頒布了《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實施。《條例》的立法目標是促進和規范廣州市各級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通過界定各級政府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中的責任與義務、明確各級公共圖書館在體系中的地位和職責,重點解決保障不充足、體系不完善、發展不均衡、基層圖書館滯後等深層次問題。首次在地方圖書館立法中規定了公共圖書館的建筑面積、紙質信息資源總藏量和年新增紙質信息資源、工作人員配備等人均指標﹔提出建立以廣州圖書館為中心館,區公共圖書館為區域總館,鎮、街道公共圖書館為分館的中心館—總分館體系化發展模式,明確規定各層級圖書館的職責和專業化分工,創新了公共圖書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統籌謀劃,編制了“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按照“設施齊全、布局合理、資源共享、服務高效”的要求,2015年12月,廣州市政府頒布了《廣州市“圖書館之城”建設規劃(2015-2020)》(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對標香港和新加坡,對廣州市公共圖書事業作出整體設計,計劃到2020年,實現每8萬人擁有一座公共圖書館,人均擁有3冊公共圖書館藏書﹔以發展街鎮圖書館為重點,明確街鎮圖書館的建筑面積、文獻藏量、年新增藏量、人員配備等量化指標,為街鎮圖書館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指導。

  促進均等,配套完善圖書館事業發展制度體系。2016年,廣州市委、市政府制定印發《廣州市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從完善設施網絡、提升文化服務效能等方面提出要求,提供保障。2017年,廣州市相繼制定印發《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以下簡稱《服務規范》)、《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第三方評估管理辦法》,以及《廣州市文獻信息資源剔除管理辦法》、《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等,《實施意見》承接了《條例》和《規劃》的核心內容,進一步明確總分館制建設的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保障機制,明確了注冊讀者率、人均外借紙質信息資源量、人均訪問圖書館次數、參加圖書館活動人次、數字信息資源利用量等五項服務效益量化指標,為提升服務效能,量化政府財政投入與產出規范標准和依據。組織公開征集並公布了全市公共圖書館統一標志。至此,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法規政策保障體系已基本建立,為推動廣州市公共圖書館事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保障有力,圖書館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

  強力發揮政府在圖書館建設中的基礎主導作用。針對區、街(鎮)圖書館發展不平衡情況,2015年、2016年廣州市財政為各區圖書館分別安排建設資金和購書資金為4600萬元和5600萬元,安排資金1500余萬元用於60余個街鎮、社區圖書分館的專業化改造。2017年,全市財政投入公共圖書館建設資金達4.62億元,與2012年相比增長220.51%。

  市級圖書館成為公共文化標杆,辦館條件全國領先。廣州圖書館新館選址“城市客廳”花城廣場,建筑面積為10.04萬平方米,總投資為13.14億元。廣州少兒圖書館改造後建筑面積為1.9萬平方米。兩館不斷完善設施設備,實現了讀者注冊、圖書借還等基本服務9成以上自助化。此外,廣州市政府已立項建設兼具高校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雙重功能的國際性科技、經濟文獻中心——廣州科技圖書館,總投資約9.14億,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計劃2020年建成開放。

  均衡發展,區級圖書館建設步入快車道。截至2017年12月底,廣州市各區共有公共圖書館11個17處,總建筑面積為15.82萬平方米。2015年12月黃埔區圖書館新館對外開放,2016年6月從化圖書館二期對外開放,2017年2月海珠區少兒館對外開放。據統計,各區已立項和在建項目共7個,總建筑面積近10萬平方米。預計到2020年,廣州市將新建成7個區級公共圖書館館舍﹔新增投資約14億元﹔市和區級圖書館建筑面積將超過45萬平方米。

  創新管理,圖書館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印發《廣州市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方案》,按照因地制宜、分類分層推進的原則,通過以各區保障為主、市財政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的方式,分三種類型開展總分館制試點工作,共同推動廣州市各區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下發《關於印發廣州市公共圖書館區域總分館體系建設指導小組工作方案的通知》,成立廣州市公共圖書館區域總分館體系建設專家指導小組,為各區設施建設和總分館體系建設提供專業指導。2016年,廣州市文廣新局先後成功推薦黃埔區為省第一批圖書館總分館試點,海珠區、番禺區為省第二批圖書館總分館試點。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實現通借通還且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公共圖書館(分館)共有156所。其中,全市建成圖書館總館11個,全市123個街鎮建成圖書館分館137個,覆蓋率達72.35%。

  圖書館服務效能顯著提升,在全國名列前茅。截至2017年底,全市公共圖書館讀者進館人次為2088.62萬,外借冊次2637.52萬冊,注冊讀者量為271.52萬,同比2016年,分別增長29.70%、20.22%、20.58%,位居國內前列。其中,市級兩館的服務效能在全國同類圖書館中位居首位。廣州圖書館自2013年開始連續5年基礎服務量居全國公共館第一,2018年外借文獻量達1142.75萬冊次,接待讀者866.53萬人次,每日人均進館數約2.5萬人次,躋身世界公共圖書館前列﹔廣州少兒圖書館年文獻外借量612萬冊,在全國公共少兒圖書館中位居首位。均創中國公共圖書館發展史上的新紀錄。2017年,廣州市、區級圖書館舉辦讀者活動場次共計為8250場,同比增長55.16%﹔參加讀者活動人次共計為504.66萬人次,同比增長40.95%﹔每萬人參加讀者活動人次為3481人次,同比增長36.53%。預計到2020年,全市全年紙質文獻外借文獻量將超過3000萬冊,超過30%的常住人口為注冊讀者。

  共享融合,社會資源成為圖書館建設重要力量

  廣州市積極探索社會力量參與圖書館建設新思路,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原則,採取文教融合、文商融合、文企融合等方式,積極與學校、企業、園區、地產商等各類社會機構合辦分館,以財政小額投入撬動社會力量大額投入。

  規范標准,統籌管理。發布《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規范》,將與社會合辦圖書館全部納入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實行統一規則、統一服務、通借通還。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與社會力量合建圖書館分館有19所,成為廣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有效補充,共接待讀者超過60萬人次,文獻外借冊次38.55萬冊次。

  因地制宜,共享共贏。廣州少兒圖書館發揮少兒圖書資源優勢,文教融合,與教育部門合辦校園智慧圖書館26家,服務讀者達26.7萬人次,圖書外借冊數超過16萬冊次。黃埔區企業園區眾多,該區因地制宜,文企融合,重點與企業、園區合作共建企業分館,目前建成華新園分館、緣創咖啡分館等5個企業分館。其中華新園分館運用“政府資源補給+企業自主運營+社會市場參與”新模式,整合資源,助力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建設,惠及園區上萬創業人才,服務覆蓋周邊數萬居民,開館以來,來訪讀者75928人次,借閱圖書量15472冊次。2016年廣州圖書館與廣州市兒童公園合建分館,該分館2016年國慶節開館以來,累計接待讀者超過37萬人次,外借文獻量22萬冊次,在全市所有分館中排名第一。據統計,近年來,黃埔區以財政出資268.96萬元,撬動了1193.6萬元的社會資金投入,有效提升了政府資金的使用效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完善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下一階段,廣州市將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提升服務效能為指引,完善制度設計,全面建設“圖書館之城”,切實保障市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