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東
廣東
廣東:群眾文化權益保障有力
發布時間:2019-12-23 09:56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12-23

  冬天的嶺南大地依舊花紅似火,草木蔥蘢。連日來,廣東(佛山)非遺周暨佛山秋色巡游、第六屆中國國際馬戲節、廣東旅游文化節、廣州文化產業交易會、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等多項文化活動先後舉行,為群眾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近年來,廣東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以保障群眾文化權益為目標,完善激發文化和旅游創新創造活力的管理體制和生產經營機制,加快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進一步增強了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文化惠民的可及性大幅提升

  中山紀念圖書館是中山市大型公共文化建設項目,它與公園融為一體,並融入柱廊、騎樓等元素,具有鮮明的嶺南文化特色。該館投入試運營半個多月以來,吸引了18.5萬名市民進館,借閱圖書13.3萬冊。

  走在韶關市的大街小巷,風度書房已掀起新的閱讀風尚。韶關自2017年以來先後投入5230多萬元,建成43間自助實體圖書館——風度書房。

  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汪一洋說,近年來,廣東加快“三館一站兩中心”建設,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攻堅做強工程推動有力。全省共建成公共圖書館143個、博物館320個、文化館145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1610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5807個,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與此同時,廣東省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84個縣(市、區)和83個縣(市、區)分別建立圖書館和文化館總分館體系,涌現出韶關風度書房、佛山南海讀書驛站等新型閱讀空間,超過150家公共文化機構建立理事會。

  “從文旅消費市場發展趨勢來看,很多公共文化場所已成為眾多游客的打卡勝地、網紅景點,帶動文旅消費成為穩增長、惠民生的生力軍。”汪一洋說。

  接下來,廣東將進一步提升“放管服”水平,加快修訂《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促進條例》,推進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公共文化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等任務﹔推動各地加快建設“三館一站兩中心”,推進廣東美術館、廣東非遺展示中心、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項目等重大標志性文化工程建設,於2020年底前實現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全覆蓋,提升文化惠民的可及性、通達性。

  貧困地區文化供給日益豐富

  為解決公共文化服務區域不平衡的難題,廣東精准施策,先後制定文化精准扶貧、精准脫貧三年攻堅實施方案(2016—2018年),提升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持續加強粵東西北地區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有力保障貧困人口的基本文化權益。

  廣東大力推進優質公共文化資源向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傾斜。至2018年底,共投入28864萬元扶持粵東西北貧困地區建設2406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全省2277個省定貧困村中有2174個建成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覆蓋率達95.48%。同時,通過鄉鎮(街道)文體廣場示范點建設、文化站服務效能抽查和綜合治理、文化館站評估定級、貧困地區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提升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為豐富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廣東舉辦了公共文化服務“三百工程”、戲曲進農村、“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等文化品牌活動,開展年度群眾文藝作品評選和群眾藝術花會,打造了7個戲劇曲藝試排試演和5個音樂舞蹈創排基地,繁榮發展貧困地區群眾文藝創作和展演。

  在革命老區和原中央蘇區重點文化項目建設中,廣東在安排中央資金支持方面有所傾斜。在重點文物保護經費中對老區、蘇區博物館補短板項目進行補助,並爭取中央資金對博物館陳列展覽開展補助。

  群眾文化“菜籃子”更合口味

  11月27日,東莞長安鎮文化志願服務大篷車快閃點單活動走進寶訊塑料模具有限公司,為員工送上街舞、現代舞和旗袍秀表演。“這些節目非常接地氣,我們很喜歡!”員工聶先生說。今年以來,長安鎮將傳統文化用新形式配送到社區、校區、廠區,“點單上菜服務”式文化惠民演出深受群眾喜歡。

  今年,廣東省深化文化和旅游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實現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為群眾提供更多符合口味的文化產品。全省打造形成了“同飲一江水”勞動者歌唱大賽、群眾藝術花會、民歌民樂大賽、粵曲私伙局大賽、“粵讀越精彩”全民閱讀活動等群眾文化品牌活動,文化惠民水平持續提高。

  廣東各地積極圍繞民俗、節慶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傳承創新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不斷提升文化產品供給能力。此外,近幾年,廣東文藝精品創作屢獲佳績,多件(部)作品獲得國家級及國際文藝獎項。舞劇《沙灣往事》獲得第十五屆文華大獎,散文集《遙遠的向日葵地》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音樂劇《烽火冼星海》、戲曲電影《柳毅奇緣》《白門柳》、電視劇《熱血軍旗》等備受好評。

  廣東還推出以孫中山革命歷史、華僑華人等為主題的4條大灣區文化遺產游徑,將香港文物徑、澳門世界遺產舊城區和南粵古驛道形成“古道游”新旅游產品,同時推出6條“一程多站”精品線路、3條“潮玩灣區”市場線路,形成極富特色和底蘊的粵港澳大灣區精品線路群。

  汪一洋表示,廣東要持續推進藝術生產“三條線”建設,加大創作演出力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要節點,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同時,辦好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廣東省藝術節、廣東藝術院團演出季等品牌活動,用嶺南藝術講好廣東故事、灣區故事。

  產業活力激發群眾消費潛力

  2019年,佛山市培育了50多個高質量文旅項目,投資總額超過1000億元,文旅體產業影響力不斷增強。如投資4.5億元的佛山國際文化體育演藝中心,啟用半年多已舉行30多場萬人以上的大型文化、體育活動。

  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廣東文化產業增加值連續16年位居全國第一,旅游業總收入連續10多年排全國首位。

  隨著文化和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群眾的選擇多了,文化和旅游消費欲隨之提高。今年1月至9月,廣東省文旅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約為2189億元,同比增長10.2%,成為消費新亮點。

  汪一洋表示,廣東將加快培育“文旅+”新產業,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努力將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打造成為增加值總量超過1萬億元、佔全省GDP比重超過10%的國民經濟重要支柱性產業和新增長點。(譚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