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東
廣東
筑造灣區文化高地 勇立先行示范潮頭
——深圳市寶安區大手筆擘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藍圖
發布時間:2020-01-21 09:4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0-01-21

寶安中心綠軸  郭潔瓊 攝
  深圳西部寶安,四季萬物並秀。在這片城區的中心綠軸線上,簡潔現代的圖書館、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設施,沿著中央水體自北向南一字排開,局部線條似流水蝕石蜿蜒,形成優美流動的公共文化建筑群體,書香樂聲與周邊的綠地花海和諧共融,構筑出一幅人文氣息濃厚的現代化濱海城市畫面。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表情,公共文化建筑則是承載城市文化服務的主體。近年來,寶安區實施“文體惠民”工程,先後出台多項政策,大手筆投入,高規格謀劃,推動區內重大文體設施規劃建設。
  近日,寶安區六屆人大五次會議、寶安區政協五屆五次會議召開。兩會總結了在深圳改革再出發、加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偉大事業進程中寶安文化事業建設發展取得的成果,確立了繼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依托區內一批品牌化、地標性公共文體建筑設施,夯實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陣地,提升寶安區城市形象,推動寶安區文明創建標准化、常態化、長效化,在保障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的同時,持續增強寶安文化軟實力。
  公共圖書館:積澱人文厚度,助推城市文明可持續發展

寶安圖書館  鄭裕鴻 攝
  公共圖書館歷來是丈量城市文明的尺度。作為一座屹立於城市綠軸中心地帶的標志性公共文化建筑,寶安圖書館新館(以下簡稱“寶安圖書館”)一直發揮著傳承文明薪火、普及社會教育、進行文化傳播等重要社會職能。
  一直以來,寶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公共圖書館事業的建設和發展。於2013年正式建成開館的寶安圖書館佔地約3萬平方米,總投資6億余元,建筑面積達4.8萬平方米,是一座“圖書館+城市規劃展覽館”兩館合一的中心圖書館。
  在運營管理上,寶安圖書館對標國際,構建現代化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立垂直緊密型總分館制,深化總分館開放服務,持續完善館藏結構,實施空間創設、優化閱讀環境,穩步推進智慧圖書館建設。
  2019年,西鄉、福永、石岩、鬆崗4家街道圖書館被納入寶安圖書館總館垂直管理,閱讀推廣活動實行“一街道一特色”,形成“喜閱西鄉”“閱享福永”“愛閱羊台”“‘親’鬆Yue讀”四大街道分館閱讀品牌。
  與之同時,寶安圖書館持續推動“圖書館+”合作辦館模式,全年開展基層建設調研181次,新建分館、社區閱讀中心和流動服務點等各類基層圖書館17家。截至2019年,全區已建成各級各類公共圖書館97家,實現全區10個街道公共圖書館100%覆蓋。
  多年的探索與推動,“區—街道—社區”三級垂直管理模式的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在寶安區得以全面落實,這一先進的管理模式,除了有效促進區內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更被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評為“2019廣東公共文化研討會優秀案例”。
  多措並舉之下,寶安區全民閱讀氛圍濃厚,閱讀品牌文化活動精彩紛呈。以寶安圖書館為中心樞紐的全區各級公共圖書館2019年全年接待讀者突破800萬人次,借還圖書578萬余冊次,新增讀者證7萬余張,開展各類讀者活動4065場,吸引逾170萬人次參與。寶安圖書館獲評國家“全民閱讀示范基地”、中宣部“第七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廣東省“第二屆最美閱讀空間”等榮譽稱號。
  對標國際化、立足本土化、落實城市化,是寶安圖書館的工作思路。在寶安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寶安圖書館積極落實“1+2+3+N”工程,大力建設高質量文獻資源保障體系,打造灣區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杆,在為市民提供標准化、均等化、數字化、一體化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積澱城區人文厚度,助推城市文明可持續發展。
  新老三館:建設服務陣地,夯實城市文化高質量發展基底

寶安區新三館效果圖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供圖
  公共圖書館是市民學習充電的好去處,而位於寶安區新安二路的寶安圖書館舊館、群眾文化藝術館、新安影劇院3個場館,則承載著寶安老城區市民關於第一場電影、第一次卡拉OK等文化記憶。隨著時代的變遷,建於1990年前後的3個場館漸漸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2018年,寶安區正式啟動“寶安1990”老三館升級改造項目。這個總投資超過6億元的改造項目,將對原來的圖書館舊館進行全面升級,將原來的群眾藝術文化館改造為文化館,並將原來的新安影劇院改造為寶安音樂廳,填補寶安區沒有專業音樂廳的歷史空白。此外,改造項目還將在3個主要場館內建設水晶前廳、圖書館書廊、文化館階梯藝廊、屋頂花園等設施,增強城區文化藝術氛圍。
  目前,“寶安1990”的工地上一片繁忙。當2021年銘記著老城區市民文化記憶的“寶安1990”以全新的面貌呈現時,將為市民帶來更高雅、更現代、更具品位的文化生活,也將進一步均衡寶安區新老城區的公共文化設施布局。
  老三館改造緊鑼密鼓的同時,位於寶安中心區的新三館(寶安區公共文化藝術中心)也於2019年底正式動工。
  新三館位於寶安中心區黃金地塊,項目投資預算逾17億元,建成後總建筑面積將超過9萬平方米。新三館按照“三館合一”的形式規劃建設,分別為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這一重大場館的建設,也將填補寶安區公共博物館和美術館的歷史空白,成為寶安中心區又一標志性大型綜合公共文化設施。
  深圳雨水充沛,新三館充分考慮這一氣候因素,以“雨﹒盒子”為設計理念,將雨這一浪漫、生動的意象,以一種綠色生態的方式進行詮釋,建筑從頂層空間到底層雨水花園的整體引流設計,將讓新三館在雨季時形成獨一無二的雨水立面,為市民呈現一座時代感強、功能合理、智能環保、極具藝術特質的公共文化建筑體。
  整合資源,改舊建新。寶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老三館和新三館的規劃建設,寶安區委書記姚任強調:“新老三館是關系寶安區文化事業發展的重大項目,各相關單位要緊抓安全施工,高質量按期建設完成,並如期投入使用。”
  一幅畫、一首歌、一件文物、一段自編自演的文藝作品……承載著人們對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新老三館所涵蓋的博物館、音樂廳、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將進一步完善寶安區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夯實城市文化高質量發展的基底。
  特色公園:營造詩意溫度,修筑城區民生幸福標杆

寶安四季公園  李立治 攝
  如果說大型公共文體場館為地方文化事業興盛提供了重要支撐和保障,那公園則為市民提供了更為輕鬆自由的文體生活空間。2019年1月30日,在寶安中心區通往前海片區的繁華路口,別具文化詩意的四季公園正式開園。
  四季公園總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由寶安區委、區政府統籌規劃,譯地事務所設計,寶安區交通局建設。在四季公園的建設過程中,寶安區主管部門和設計方、施工方通力合作,克服工期緊、施工難度大、精細度要求高的困難,力求探索出完整街道、景觀生態、多元活動的公園發展新形態,彰顯建設和設計的一體化,將高品質的公園呈現給市民。
  四季公園以“寶安之眼”為設計理念,用一個“環”將被道路分割為4個街角的地塊融為一體,又將其分為“文化寶安”“創新寶安”“樂活寶安”“藝術寶安”4個季節感分明的特色分區,文化廣場、波浪鋪裝、弧形看台等元素為市民提供富於創意的文體生活空間。
  一個地方對公共文化事業的重視程度,從基礎設施的選址就能看出來,除了四季公園,寶安區正在興建的濱海文化公園及演藝中心亦是該區高度重視公共文化事業的見證。
  濱海文化公園位於寶安中心區中心綠軸的一端,總佔地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在公園規劃建設之前,寶安區相關工作人員實地考察了芝加哥千禧廣場、新加坡濱海灣花園、大阪難波公園等國際著名城市公園,在設計時將國際視野和深圳城市特色、前海灣濱海地貌相結合,注重自然和人文環境和諧共生,並通過新能源應用、綠色建筑等技術,實現城海相融、人海相諧。
  值得一提的是,濱海文化公園內還將建造一座包含1500座大劇院、600座多功能劇場的演藝中心。建筑是文化的載體,演藝中心將延續寶安中心綠軸“水流蝕石”的優美意象,致力打造城市人文經典之作,國際最前沿設計與技術的採用、現代化智能劇場的打造,將為觀眾帶來零距離的深入互動、全方位的視聽體驗。
  此外,寶安濱海文化公園還將建設高度為128米的“灣區之光”摩天輪和有著多元公共空間的濱海廊橋,這些設施將與中心綠軸上的其他核心配套建筑共同組成區域大型文化公建,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立體城市開發建設的典范,文化、休閑、生態的新標杆。
  寶安區背山接江面海,生態資源豐富,除了中心區的四季公園、濱海文化公園,以及原有的鳳凰山公園、寶安公園、平巒山公園等,寶安音樂藝術公園、尖崗山文化體育主題公園、鳳凰山人才林公園、烏石岩廟文化公園等一批具有文化廣場、表演舞台、文化展示區、書吧等功能區的主題公園也正在規劃建設中。
  堅持政府主導、需求導向、合理布局、合法建管,寶安區出台《寶安區加快建設公園文體設施提升文體功能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公園空間實施公園文化體育功能提升工程,讓市民可以在覆蓋全區的百余個公園或文化廣場,時時體驗身邊的文化詩意和溫暖。
  國際會展:搭建先鋒平台,拓寬城市文旅視野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鳥瞰圖  深圳市寶安區大空港新城發展事務中心供圖
  時代旋律奏響,共筑灣區夢想。《感恩 銘記 憧憬——2019年寶安區“冬之戀”音樂會》尚余音繞梁,1月1日,一台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錄制的《2020新年音樂會——揚帆遠航大灣區》又一次讓寶安區走到了世界面前。
  屏幕前,音樂會超5000平方米的舞台華美大氣,明星薈萃,新時代的宏偉旋律唱響,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氣象全方位呈現。這台精彩的晚會,正是在深圳市寶安區的國際會展中心錄制完成的。
  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廣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城市圈交會處的國際會展中心,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布局的深圳空港新城“兩中心一館”三大主體建筑之一,與國際會議中心、新科技館同被視為關系深圳未來百年發展大計的標志性工程。
  會展是一種復雜且高效率的社會活動。會展業的發展,能夠改善城市的產業結構,提升城市的形象,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會展場館正在文化產業交流、文旅產品展示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19年11月4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正式啟用。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在啟用儀式上表示:“深圳將以國際會展中心啟用為新的起點,堅持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辦展方向,努力用一流硬件設施、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服務質量,加快打造輻射灣區、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國際一流會展平台,更好發揮深圳核心引擎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
  目前,已在國際會展中心相繼舉辦了2019年國際青年創新大會、首屆大灣區工博會、智博會等展會。未來,寶安將大力引進各類文化產業、文化旅游博覽會,力爭將國際會展中心搭建成為文旅融合發展、文化產業交流推廣的國際化先鋒平台,拓寬城市文旅視野。
  街道場館:化合人文濃度,塑造城市文明典范
  在對大型場館建設高位布局的同時,寶安區各個街道的公共文體設施也是遍地開花,在各個角落涵養城市文化底蘊、激發城市精神活力。
  一直以來,寶安區大力推進社區文體設施建設、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並以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政府公配文體物業、社區閱讀中心和體育小場地建設為核心,全面整合社區公共文體服務資源,打造“十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
  寶安區用好“新三規”和連片開發、綜合整治等措施,精心規劃、精致實施、精細管理,加強區內城市文化設施資源均衡優質布局。如,對寶安區體育中心網球場進行改擴建﹔力促包括寶安圖書館西鄉街道分館、李叔同專業藝術館、深圳市粵劇團、寶安智庫、文化名家工作室和文藝創作、研討及交流中心等主要功能區的碧海文化藝術中心2020年底投入使用﹔加速新安文體中心、新橋足球體育公園、航城文化中心、燕羅文體中心、沙井街道文體中心、福海街道文化藝術體育中心等項目的建設進程。
  持續加大投入、構建網絡,寶安區積極推進“一街道一文化藝術中心一體育中心”建設,在“十三五”期間新建體育小場地300個以上,並力爭到2020年,全區基層社區閱讀中心達到100家以上,同時實施全區文體場館錯峰開放,讓覆蓋全區的公共文體設施,在每個角落化合城區人文濃度、塑造城市文明典范。
  高起點擘畫,高質量落實。寶安區現有各類文化設施2878處,共計160.8萬平方米﹔體育設施3687處,共計413.66萬平方米。
  “四季之聲”音樂會,滿足群眾對高品質音樂文化藝術的需求﹔文化“百千萬”工程,112個活動點全年開展演出2827場﹔首創區級重點文化活動菜單,“文化春雨行動”服務市民2100余萬人次﹔舉辦4700余場各類公益培訓,培訓人員超20萬人次﹔國際手風琴藝術周、寶安民俗文化節、寶安文化茶座、讀書月、創意十二月等品牌文化活動年開展6000余場﹔茅洲河龍舟邀請賽精彩紛呈﹔“寶安國際馬拉鬆”連續兩年榮獲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依托遍布全區的6000多處文體設施,寶安區突出公益、借力發力,充分發揮場館設施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主陣地作用,以每年萬余場文體活動,鑄就“活力之區”,讓市民樂享人文寶安。
  海量活動、海量培訓,促生海量文化精品。福永醒獅、雜技獻藝2019央視春晚,舞台劇《尋方》獲阿維尼翁戲劇節“中法文化交流特別貢獻獎”,廣播劇《大愛人間》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近年來,寶安區文藝精品榮獲各類獎項392項,其中國家級及以上10項、省級53項、市級329項,城市文化影響力持續擴大。
  不忘初心筑偉業,牢記使命續華章。從“經濟特區的先行先試”到“城市范例的先行示范”,寶安區繼續按“國際水准、國內一流”的定位,高標准規劃、高質量建設、高品質配套、高效率運營,打造布局合理、配套齊全、運營持續的高水平文體設施體系,擘畫“雙區”時代文化發展新藍圖,進一步提升寶安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影響力,並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勇立潮頭,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增添文化助力。(郭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