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退役軍人事務廳聯合公布《廣東省革命遺址認定標准(暫行)》(以下簡稱《標准》)。
《標准》堅持統籌協調、分類管理的原則,按照革命文物、歷史建筑、烈士紀念設施和其他革命遺址四個類別確定總體認定標准和分類認定標准,明確各部門認定職責,規范認定程序,落實《廣東省革命遺址保護條例》對革命遺址實施全時段全領域保護的要求,建立省、市、縣三級協同機制和跨部門協調機制,對加強精准管理、加大保護力度、拓展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篇地、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工農運動的興起地、改革開放的前沿地,是革命文物延續年代最長、序列最完整、種類最齊全的省份之一,遍布全省的革命遺址、遺跡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傳統的生動教材。2022年1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廣東省革命遺址保護條例》,使革命遺址保護與利用實現法治化、規范化,是國內首批出台革命遺址保護條例的省份。各地市紛紛出台保護辦法、條例,如《廣州市革命史跡保護辦法》《韶關市紅色資源保護條例》《河源市革命舊址保護條例》等,共同構建起具有廣東特色的革命文物法規體系。
接下來,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將聯合相關部門進一步謀劃好、組織好、落實好《標准》實施,系統夯實革命遺址保護基礎,創新推動革命遺址資源轉化為文化和旅游產品,充分發揮革命遺址精神意蘊的時代價值。(譚志紅)
上一篇: 廣東廣州越秀:在春暖花開時開展“生態閱讀周”系列活動 |
下一篇: 深圳推出“玩轉鵬城”入境游深精品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