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廣東
廣東
廣州大力推動粵劇傳承振興發展 
加快打造世界粵劇文化中心
發布時間:2024-12-17 10:23 來源: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4-12-17
  近年來,廣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粵劇保護、傳承和弘揚,持之以恆推動粵劇繁榮發展,取得系列成效。
  強化頂層設計,構建粵劇振興發展“大格局”。市政府主要領導挂帥成立粵劇工作領導小組,健全粵劇藝術傳承發展工作體系,推動粵劇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建設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粵劇院新址、紅線女舊居等10余項工程,將南方劇院和江南大戲院打造為周末劇場、粵劇普及教育基地和粵劇演出基地,把廣州粵劇院新址打造成為集演出、體驗、交流於一體的粵港澳大灣區粵劇藝術殿堂。實施“廣州粵劇人才培養工程”“拔尖人才培育計劃”,成立歐凱明、黎駿聲、蘇春梅等粵劇名家工作室。
  堅持守正創新,開拓粵劇舞台表演“大空間”。加大對粵劇傳統表演技巧和經典劇目的挖掘、搶救和保護力度,整理復排《焚香記》《龍虎斗》等傳統劇目,孵化《清水河畔》《精忠魂》等優秀劇目,組織創作《碉樓》《文成公主》等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屢獲國家級、省級獎項。大型新編現代粵劇《隆平稻香園》入選文化和旅游部劇本扶持工程,《花箋記》《初心》等6個項目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焚香記》《雙繡緣》分別入選全國戲曲會演和中國戲曲文化周“精品大戲展”。實施粵劇電影精品工程,《南越宮詞》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戲曲片獎,《刑場上的婚禮》《睿王與庄妃》獲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獎。

  加強活態傳承,擦亮粵劇文化傳播“大品牌”。在全市500余所學校常態化開展“非遺在校園”實踐,創建學校類粵劇非遺傳承基地7個。編纂出版《粵劇大辭典》《粵劇藝術表演大全》,填補我國粵劇表演藝術學術研究多項空白。連續舉辦九屆羊城國際粵劇節,演出劇(曲)目約400部(首),吸引世界各地100余個劇團參加,20多萬觀眾線下觀看。成功舉辦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京腔粵韻 唱響灣區”戲曲合作交流演出。全市成立民間戲曲社團(粵劇私伙局)1300多個,舉辦名家周末大舞台惠民演出80余場,開展公益演出近500場,觀眾達30萬人次﹔組織近200名演職人員深入東莞、佛山等地鎮村演出,讓百姓在“家門口”感受粵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