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2025年廣州國際燈光節開幕,融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簡稱“十五運會”)視覺元素等,強化“激情全運會 活力大灣區”的主題。這是廣東廣州以十五運會賦能為核心,放大消費效應的舉措。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柯顯東介紹,十五運會前後,廣州發放公園景區免費門票和優惠門票100萬張,重點推廣50條全運會特色旅游線路,串聯全運場館和廣州地標。“粵夜粵美 暢賞灣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推出“全運夜場”活動、5條全運會主題夜游線路,將體育競技與城市夜景深度融合。以“激情全運會 樂韻大灣區”為主題的“灣區音樂匯”聯動商圈、景區打造文創市集、美食市集,進一步釋放“跟著演出去旅行”的綜合效應。
在粵港澳大灣區舉行的十五運會不僅是國內最高水平的競技體育盛會,更是推動“賽事+文旅”、文旅體融合發展的重大機遇。為推動賽事經濟發展,在十五運會開幕前夕,廣東出台了兩份文件。其中,《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扎實推動體育高質量發展 建設高水平體育強省的意見》要求深化“體育+”“+體育”,推進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教育、康養等深度融合,大力發展賽事經濟﹔而廣東省體育局發布的《關於搶抓全運賽事機會 激發體育消費潛力的通知》要求創新拓展“賽事+”消費模式,推出“賽事+旅游”“賽事+文化”“賽事+餐飲”等主題消費套餐,整合文體商旅資源,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於一體的體育賽事消費新場景。
廣東各地文化廣電旅游(體育)部門努力承接十五運會的溢出效應,以“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為宗旨,打破文化旅游和體育之間的藩籬,依托十五運會舉辦各種文旅體活動,拓展消費場景,培育新的增長極。
走進“中國龍舟龍獅運動名城”佛山,“跟著龍舟去旅行”文旅消費促進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十五運會上,佛山承辦了包括龍舟在內的6個項目的比賽。佛山市副市長、十五運會佛山賽區執委會副主任文曦介紹,佛山借十五運會籌辦之機,一方面,以龍舟文化為核心,串聯起體育賽事、民俗非遺、美食休閑等主題﹔另一方面,策劃龍舟宴、龍舟美食集市等特色主題活動,讓市民、游客盡情享受“吃看賞玩一條龍”服務。
“賽艇之城”韶關串聯“三江六岸”獨特水系資源,堅持“體育+”融合發展模式,以韶州體育中心為核心,聯動環丹霞山片區打造集賽事、訓練、旅游於一體的綜合平台,開發“戶外運動+生態康養”等新業態。韶關市副市長蔣文泓介紹,十五運會期間,韶關推出參賽者消費優惠措施,將賽艇運動與美食、非遺等元素深度結合起來,持續擴大賽艇運動的受眾面,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河源市被譽為“徒步之城”,深入探索“體育+”融合路徑,依托“穿越萬綠湖”“萬綠湖馬拉鬆”等品牌活動,培育“粵贛古驛道”等特色線路,全年參與活動人數超50萬。通過33條“戶外+農文旅”鄉村徒步(騎行)線路,構建起覆蓋全域的休閑體育網絡,打造了一批精品森林休閑旅游露營地,發展鄉村民宿320家、垂釣場上百個。河源市副市長黃子睿表示,河源正圍繞環萬綠湖“湖泊+”綠色發展區戰略,將優質生態資源轉化為推動戶外運動和健康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滑板之城”惠州市承辦了十五運會跆拳道、輪滑、滑板等賽事,在本屆全運會滑板比賽的4個項目中奪得3金1銅。目前,“惠州制造”已佔據全球高端滑板產品近40%的市場份額。2025年,一大批基礎設施、文旅體融合項目落地開花,龍江戶外運動小鎮等60多個超200億元的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正在推進。惠州市副市長、十五運會惠州賽區執委會副主任於加良介紹,惠州將以滑板等新潮運動為媒介,打造“永不落幕的全運會”。
十五運會江門賽區承辦排球、游泳和山地自行車項目。江門通過舉辦“江門三點三精彩之旅”茶飲文化周,用“一杯茶”接住十五運會的流量。為期4天的活動匯聚了超40個城市的180多個品牌,發放的消費券總價值超1200萬元,讓市民、游客上午看比賽、下午茶飲、晚上逛夜市,構建起“體育引流—茶飲承接—夜市延伸”的消費閉環。江門市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江門整合了世遺、濱海、溫泉、生態、美食五大文旅資源,串聯賽事場館、城市地標與文化體驗點,推出了6條“跟著全運游江門”精品旅游線路,讓每一位游客的僑都之旅更加便捷、舒心。
汕頭將進一步打造“藍色體育”和“藍色文旅”,清遠將構建“留客型”目的地生態,潮州將打造“體育+文化+旅游”特色發展路徑,肇慶將讓市民和游客共享全運會“票根經濟”紅利……隨著十五運會元素的深度融入,廣東各地正通過賽事聯動,培育“體育+文旅”模式,做強賽事經濟,將十五運會的賽事流量轉化為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增量。(譚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