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近,年味濃。一個聚居著15個民族的社區怎麼過新年?1月17日,記者走進廣西南寧的蟠龍社區,體驗這裡多姿多彩的年味。
走進蟠龍社區文化廣場,喜慶熱鬧的節日氣氛扑面而來。紅春聯紅窗花紅福箋,居民多彩的盛裝,豐富的文娛活動,讓人目不暇接。
蟠龍社區居住著漢族、壯族、苗族、仫佬族等15個民族的群眾,是2024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各族群眾唱歌跳舞在一起、生活居住在一起、工作奮斗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這裡的春節不僅有濃濃的年味,更有多民族群眾互嵌交融、團結和睦的溫馨。”蟠龍社區黨委副書記許玉君說。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連日來,蟠龍社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新春主題活動。以“春風墨韻賀新年 鄰裡和諧一家親”為主題的公益集市內容豐富多彩,既有剪窗花、寫春聯、游園等充滿新春喜慶氣息的項目,也有剪發、義診等日常便民服務。喜聞樂見的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前來參與,歡聲笑語連成一片,處處洋溢著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溫暖。
剪窗花、貼窗花是南寧的傳統年俗。活動現場,南寧剪紙非遺傳承人鐘昀睿剪出的窗花贏得大家嘖嘖稱贊。隻見一把剪刀、幾張紅紙在她手中上下翻飛,不一會兒,一張財神窗花便栩栩如生。“今年我特意設計了幾款以蛇為主題的窗花,受到大家喜愛。”鐘昀睿說。
“蟠龍社區就像大家庭一樣溫暖,我在這裡找到了歸屬感、幸福感。”年年參與義務寫春聯活動的仫佬族居民覃謨嵩說,新年到了,要給大家送上祝福。
“嘿嘹嘹啰,嘿嘹嘹,嘿幸福嘹嘹啰……”集市中央,幾名身穿少數民族服裝的群眾自發地唱起蟠龍社區的金曲《幸福嘹嘹啰》。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到蟠龍社區考察時,我們也唱了這首歌。”蟠龍社區港灣藝術團副團長何繼榮說,從隻有幾個人到現在擁有70多人,藝術團的規模越來越大,隨著培訓和演出的常態化開展,大家在相處中增加了理解和關愛。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西時指出,廣西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要從基層社區抓起,通過扎實的社區建設、有效的社區服務、豐富的社區活動,營造各族人民一家親的濃厚氛圍,把民族團結搞得更好。
“習近平總書記的叮囑音猶在耳,我們把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作為蟠龍社區打造多民族嵌入式社區的重要方式。”許玉君說,蟠龍社區的少數民族人口約佔1/3,社區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開展“蟠點時光”“蟠點周末”等針對不同群體的文化活動和服務,既豐富了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讓他們了解和體會到不同民族的傳統文化,在交往交流中推動各族群眾從“嵌入”到“融入”。(賓陽 郭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