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貴州
貴州
文化出海,貴州被世界看見
發布時間:2025-07-09 09:34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7-09

  當侗族大歌的奇幻空靈旋律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驚艷響起,當上百件紋樣繁復精妙的苗繡珍品閃耀米蘭時裝周,當“陽明﹒問道十二境”的文化符號及游學線路在互聯網上引發熱烈反響……一幅瑰麗磅礡的貴州文化畫卷,正在向世界徐徐展開。

  近年來,貴州大力實施紅色文化重點建設、陽明文化轉化運用、民族文化傳承弘揚、屯堡文化等歷史文化研究推廣“四大文化工程”,以此為引領,深挖革命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資源,推動文化藝術從本土邁向全球。全省文藝工作者深扎沃土,創作出《多彩貴州風》《大國酒魂》《肩上芭蕾﹒彩羽》等兼具傳統底蘊與現代審美的精品力作。這些作品不僅在國內廣受歡迎,更成為叩響世界藝術大門的閃亮名片。

  從“文化輸出”到“文化駐場” 

  在文化出海中,貴州的腳步愈發穩健,不僅“走出去”,還要“留下來”。

  侗族大歌、苗族古歌、屯堡地戲等非遺在山水之間的原生態傳承之外,還以國際化視野走向世界舞台。2024年以來,貴州文化演藝產業集團組織的藝術團已赴近20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近70場,從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到加拿大溫哥華時裝秀,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莫斯科阿卡貝拉國際音樂節,貴州文化的每一次亮相都引發熱烈反響。侗族大歌傳承人與法國藝術家尚﹒馬龍合作共創,民族音樂與西方編曲技術相結合,以旋律架起跨文化對話的橋梁﹔“村T”時裝秀以苗繡、蠟染為靈感,將少數民族審美注入現代時尚,全網話題播放量突破120億,成為感知中國文化的流量密碼。

  值得關注的是,貴州正從“文化輸出”向“文化駐場”轉型。張藝謀為澳門回歸25周年打造的駐場秀《澳門2049》中,苗族古歌被演繹為《苗歌﹒空靈》,在科技化舞台上呈現民族文化的精粹。同時,《澳門2049》團隊與貴州民族大學、黔東南州歌舞團合作,定向培養民族藝術人才,探索非遺IP商業化路徑,讓文化資源轉化為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動能。

  既“吸睛”又“吸金” 

  在文化精品創作領域,貴州堅持“守正創新”,將傳統技藝與現代藝術深度融合。

  《夫妻觀燈》《屯堡觀新》《烏江船號》等節目,將花燈戲、地戲、雜技等非遺元素融入舞台敘事,通過數字化舞美與沉浸式體驗,展現貴州文化的厚重與靈動。《肩上芭蕾﹒彩羽》以苗族銀飾為靈感設計服飾,結合高難度雜技動作,成為多國多地巡演中的“吸睛利器”﹔《民族歌曲串燒》通過多民族語言合唱,展現貴州“文化千島”的多元共生格局。

  原創舞台藝術的國際化巡演也屢創佳績。大型雜技劇《大國酒魂》以茅台鎮釀酒文化為魂,通過“歌舞+雜技”跨界表達,將白酒歷史與民俗文化轉化為可感知的藝術體驗。該劇自2024年首演以來,已赴韓國、英國、法國、德國等近20個國家巡演,今年11月將亮相德國科隆市帳篷劇院聖誕新年演出季。《多彩貴州風》作為文化出海的標志性項目,19年來演出5500余場,足跡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傳播貴州文化的“常青樹”。

  “兩條腿”走路,擴大“朋友圈” 

  貴州文化出海的成效已超越藝術范疇。《多彩貴州風》《大國酒魂》入選2025—2026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名單,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在國際影響力方面,“村T”獲“全球華人非遺文化傳播獎”,侗族大歌在莫斯科阿卡貝拉國際音樂節上引起“中國熱”﹔在文化認同層面,貴州通過《澳門2049》等合作項目,展現中華文化的包容性與創新性,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

  如今,貴州正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資源,推出更多展現人文風情與時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拓寬國際文化交流渠道,培育文化IP,完善商業模式,擴大“朋友圈”,通過歌舞、戲劇、影視等形式呈現綠水青山、人文風情與發展成就,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多彩貴州新形象。

  從深山苗寨到世界舞台,從傳統技藝到現代產業,貴州以文化為筆,正在書寫一曲跨越時空的文明交響。這不僅是地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縮影。

上一篇:
下一篇: 貴州:讓旅游痛點變服務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