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貴州
貴州
貴州:火把燃動民族非遺大巡游
發布時間:2025-07-29 11:0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7-29

  夏夜的貴州高原上,一場跨越千年的文化盛宴正火熱上演。在節日的狂歡中,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不僅被熾熱的火焰點燃了熱情,更在親身體驗中與彝族文化產生深刻的共鳴。

  清晨,熱情好客的六盤水市水城區彝族男女身著節日盛裝,守候在野玉海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海坪文化小鎮的入口,唱起動聽的彝族敬酒歌,跳起歡快的達體舞,為遠道而來的游客獻上米酒、送上祝福。在這裡,土司巡游、彝族竹竿舞、海坪歡歌萬人共舞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輪番上演,為賓客奉上豐盛的文化大餐。

  夜晚是狂歡的時刻,更是民族情感交融與文化傳承的盛宴。獨具彝族特色的精彩演出拉開火把節的序幕,展現彝族古老傳說的舞蹈、體現各民族和諧共處的合唱,讓觀眾沉浸在彝族文化的獨特魅力中。“跟著他們學跳舞,步子都踩不對,可那份快樂真真切切是相通的。”來自山東的退休教師李明說。

  當熊熊火焰騰空而起,火把的光影與霓虹燈交相輝映,狂歡的激情徹底被點燃,彝族兒女與游客手牽手、肩並肩,在歡快的音樂節奏中跳起彝族傳統的達體舞,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燎原之火,絕非一夜之焰。彝族先民對火的崇拜早已深植於民族記憶中,跨越千年,生生不息。火把節早已超越了簡單節慶的意義,飽含著對歲豐年稔的殷切期盼,更是彝族人民靈魂深處不屈堅韌精神的圖騰。

  取火儀式上,身著彝族服飾的布摩在祭司畢摩的指揮下手持法器、誦念經文。隨後,布摩以擊石取火或鑽木取火的古老方式虔誠地採集火種。火星迸濺間,火苗瞬間躥起,這簇象征吉祥的“興旺之火”,不僅承載著彝族人民對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祈願,更寓意著民族團結與生生不息的精神傳承。

  夜幕降臨,取火隊伍高舉火把進入主會場——畢節市赫章縣阿西裡西﹒二台坡景區,點燃主火炬,宣告著為期兩個半月的“自然涼﹒畢燃嗨”畢節市2025年火把狂歡暨避暑旅游季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6萬余名游客和當地群眾身著節日盛裝,圍著熊熊篝火起舞,沉浸在這場萬人狂歡的火把節裡。據統計,開幕式當天,1個主會場和3個分會場共吸引游客、市民15萬余人次,客流同比增長近50%。

  文旅融合的創新實踐為火把節注入了新活力。畢節市以火把節為引,創新打造避暑旅游季,推出民族非遺大巡游、2025年烏蒙歡歌大狂歡、火把傳遞活動、響水灘音樂季、“花海畢節趣露營”活動以及各縣市區配套的150多項文體旅活動,讓游客在清涼的夏季既能感受“東方狂歡節”的熱烈,又能體驗烏蒙山的生態魅力。其中,民族非遺大巡游中,創新編排“烏蒙歡歌”舞蹈,帶領游客在體驗中感受非遺的魅力﹔借助響水灘音樂季等活動,將非遺元素融入音樂、表演等環節,擴大非遺的傳播范圍﹔引進群星演唱會、創排烏蒙歡歌,打造大型沉浸式劇目《奢香》和《阿西裡西風》,推出劇場演藝等多元場景,形成“周周有活動、月月有爆點”的文旅盛宴。“我們以涼為引、以景待客,誠摯邀請海內外游客走進畢節,游山水、避酷暑、品美食、觀民俗、賞非遺,開啟美好夏日清涼之旅。”畢節市副市長游勁鬆說。

  當萬千火把在同一個夜晚舉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手挽手跳起同一支舞蹈,此時,火把節不僅是彝族人民的節日,更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紐帶。火把傳遞的不僅是光明,更是民族團結的精神火炬,它照亮的不僅是夏日的夜空,更是文化傳承的未來之路。(王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