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河北
河北
滄州木板大鼓巡演河北滄縣
發布時間:2011-01-28 10:23 來源:中國文化網 編輯:媛媛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網 2011-01-28
老藝人在村裡進行“古韻書場”巡演
 

  今年冬天,河北省滄縣紙房頭鄉高家屯村的劉鳳鳴格外忙。這位滄州木板大鼓的傳承人,正忙著在滄縣各村間巡演,同時向小學生們傳授木板大鼓傳統技藝。

  滄州木板大鼓起源於明末清初,其鼓書脫胎於民間傳說,目前留下了100多個曲藝小段和《大小五義》、《呼楊合兵》等10多部長篇。滄州木板大鼓的吐字行腔採用滄州地方語音,唱法質朴粗獷,尤其是大悲調,抑揚頓挫、淒婉高亢,“其聲韻頓挫淋漓,足表燕趙慷慨悲歌之聲。”

2006年,滄州木板大鼓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10年5月30日,在首屆巴黎中國曲藝節上,劉鳳鳴和王銀杰以一曲《賈寶玉夜探瀟湘館》,征服了評委和觀眾,斬獲最高獎羅浮金獎。

  然而,這朵扎根於民間的曲藝奇葩卻一度瀕臨凋謝。在發源地河北滄縣,能夠說唱滄州木板大鼓的藝人不過六七位,他們中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也已經56歲,65歲的劉鳳鳴甚至還是“壯勞力”。為了拯救滄州木板大鼓,當地文化部門專門成立了小組,舉辦過幾次培訓班,並組織藝人對部分唱段進行了錄音錄像整理。同時,滄縣還組織了“古韻書場”巡回演出,展示木板大鼓獨特魅力。

  如今,劉鳳鳴和劉銀河等一批老藝人就隨著“古韻書場”到各村巡回演出。他們白天向有興趣的小學生教習木板大鼓的傳統技藝,晚上就操起木板和鼓楗,給村民們來上一段。“希望我們的演出能喚起大家對木板大鼓的興趣。等我們這撥人沒了,這木板還能再唱下去!”劉鳳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