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張雲川指出,文化的繁榮發展關系到科學發展、富民強省大局,河北要發展、要振興,必須構筑起強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既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手段,又是文明進步的重要目標﹔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又直接關系民生幸福﹔既直接貢獻於經濟增長,又對提升經濟發展質量發揮著重要作用,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新路徑,配備新動力。我們要用先進文化引領社會進步,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之路﹔要大力提高文化軟實力,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必須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他說,實現從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的跨越,關鍵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重要方面取得突破。加強文化建設,首要的是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牢記社會責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於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努力在全社會形成統一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支柱、基本的道德規范。要正確處理好文化產業與文化事業發展的關系,繼承與創新的關系,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發揮政府作用與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的關系,統籌推進文化改革發展。要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加強對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的引導”這一要求,創新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發展機制,推動文化的繁榮發展。
陳全國在講話中指出,要深刻認識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是社會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加強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實際行動,是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是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實現富民強省的內在要求。要加倍珍惜河北省文化建設的喜人成果,近年來河北省文化建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扎實推進,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正在形成,文化體制改革成效顯著,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文化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文化影響力日益增強。陳全國要求准確把握文化建設的形勢任務,認清新形勢,明確新任務,著力抓好四項重點工作。一是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二是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三是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四是大力實施文化精品戰略。
會議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河北省“兩會”精神,加快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推進國有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加快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鼓勵民營資本進入文化建設領域,著力培育一批資產超50億元、100億元,有較強影響力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要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設施﹔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爭取在“十二五”末文化產業增加值完成1500億元以上、佔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要加強對文化產品生產的引導,推出一批文藝精品,打造一批燕趙文化知名品牌。
對於2011年的重點工作,會議提出,要著力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全面完成電影、演藝、廣電、網絡等領域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任務。要著力辦好惠民利民的實事好事,完善文化體育設施。
聶辰席就河北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若干意見》做了詳細說明。唐山市、霸州市、河北出版傳媒集團、河北科技大學相關部門負責人在大會上發言,承德市、邯鄲市、張北縣、開灤(集團)公司等單位做了書面交流。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的形式舉行。在河北會堂主會場參加會議的還有河北省各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主管副市長﹔省市有關單位、中直駐冀單位負責同志,省軍區和武警河北總隊政治部負責同志以及基層文化單位代表。在各市分會場參加會議的有各市市委書記、市長,市直各單位負責人,擴權縣(市)委書記,各縣(市、區)委、政府有關負責同志,部分文化單位代表。
上一篇: 河北民俗活動特色濃郁 |
下一篇: 滄州木板大鼓巡演河北滄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