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黑龍江
黑龍江
黑龍江五大連池市博物館:讓激蕩人心的紅色故事廣為流傳
發布時間:2025-11-19 10:5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11-19
  11月5日,吉林游客唐先生慕名來到黑龍江省黑河市五大連池市博物館,邊參觀邊聽講解員講述東北抗聯將士徐紫英創作抗聯歌曲《送西征》及東北抗聯將士抗擊侵華日軍的英雄故事。
  2020年該館建成開放,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朝陽山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密營遺址為主,基本陳列為“東北抗聯十四年艱苦抗戰”。館長李麗說,通過打造紅色主題展覽,展示東北抗日聯軍14年艱苦抗戰的歷史場景,生動再現東北抗聯將士在極端惡劣環境下與日軍頑強斗爭的英雄事跡,讓後人銘記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傳承東北抗聯精神。
  在該館廣場,再現東北抗聯戰士英勇殺敵姿態的大型雕塑《前行》栩栩如生,戰士們在槍林彈雨中神情堅毅、無畏向前。“東北抗聯戰士在中華民族的危急時刻,在極端艱苦的歲月裡,在白山黑水間堅持抗戰14年之久,牽制了數十萬日偽軍,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講解員劉新元用清脆的聲音為觀眾介紹。
  該展覽展出的日制98703號防毒面具為抗戰時期日軍部隊所使用。該文物為組合質地,由皮革、棉麻纖維、玻璃、鐵構成,現為三級文物。該防毒面具是研究戰時化學戰防御和後勤工業水平的關鍵實物證據,直接佐證了日軍在華使用化學武器的歷史事實。
  在“傳承精魂,復興中華”第五展廳,介紹了楊靖宇、趙尚志、李兆麟、王明貴、陳雷、李敏等42位抗聯將士不畏生死、勇往直前、奮勇殺敵的英雄事跡,觀眾無不為他們的家國情懷所感動。
  朝陽山位於五大連池市朝陽山鎮境內。1939年,東北抗聯第三路軍在朝陽山成立。中共北滿(臨時)省委駐地和東北抗聯第三路軍總指揮部設在朝陽山的西北坡上,朝陽山成為北滿地區抗日斗爭的指揮中心。東北抗聯將領以朝陽山根據地為依托,指揮大小戰斗300余場,攻克訥河、克山縣城等城鎮27處,襲擊火車站5處、日軍飛機場2處,炸毀飛機12架、日軍軍列2次,殲滅大量敵人,取得了輝煌戰績,開創了北滿地區抗戰的新局面。
  該館陽光大廳正是以朝陽山抗聯密營為原型按比例縮放建造,重現東北抗聯戰士在環境極度惡劣的狀況下仍然堅持抗戰的場景,體現了東北抗聯戰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講解員程禹舜說,朝陽山被大雪覆蓋,抗聯戰士穿梭於冰天雪地的山林,單薄破舊的衣衫難以抵御嚴寒,手腳滿是凍傷,糧食匱乏,隻能靠野菜、樹皮充飢,住在山洞、地窨子裡。
  在通過展覽全力傳播紅色影響力的同時,五大連池市博物館還積極開展紅色研學游。通過主題策劃、沉浸式呈現、多元化融合,讓紅色研學從被動參觀變為主動參與,從館內體驗走向多維拓展。比如邀請五大連池市第一中學、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等20多所學校的學生在參觀展覽時開展互動問答、與抗聯戰士彷真人像“同框”合影、錄制故事分享視頻。今年1月至10月,接待研學團隊79個,參與學生達4300余人次。
  黑龍江省旅游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研學游打破了傳統展廳講解的傳播局限,使得紅色故事在短視頻平台、各學校社群等渠道廣泛傳播,顯著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讓紅色文化更貼近年輕群體。
  值得一提的是,五大連池市博物館除了開發抗聯主題筆記本、英雄名言鋼筆、紅色故事繪本、冰箱貼、抗聯帆布包等紅色文創產品外,還組建了由講解員、退休老黨員組成的“紅色宣講團”,開展進軍營、進機關、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等“五進”活動,引導群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五大連池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周麗君表示,五大連池市博物館將繼續深耕紅色資源,用詳實的紅色展陳、創新的傳播形式活化歷史場景,讓激蕩人心的紅色故事廣為流傳,以此吸引各地游客紛至沓來,觸摸紅色歷史溫度,感悟先烈家國擔當,讓奮進的信念在心中深深扎根。(張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