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25年國慶中秋雙節疊加,8天超長假期為河南文旅市場注入強勁活力。河南省文化和旅游系統針對節日特點,豐富市場供給,推動我省繼暑期文旅市場之後再迎小高峰。假日期間,受大部分地區大部分時段連續降雨影響,全省接待游客8136.3萬人次、旅游收入539.1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分別為去年同期的89.1%、83.4%。
家國情懷引領假日旅游。河南緊扣家國情懷與傳統文化兩大核心,將精神感召力與文化吸引力深度融合,為游客提供有溫度、有深度的文旅體驗。全省景區化身“紅色海洋”,愛國氛圍濃厚,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推出“水下紅旗秀”,嵖岈山、雞公山景區步道挂千面紅旗,雲台山開展“巨幅”五星紅旗傳遞活動,開封鐵塔景區以“菊頌”為主題舉辦“我和我的祖國”快閃,大伾山景區舉行“紅歌快閃”,向祖國表達最真摯的祝福。安陽紅旗渠風景區近百場實景演出再現修渠往事,新升級的分段式實景演出《干渴的記憶》,讓游客一步步進入60多年前的修渠歲月。南陽世界月季大觀園推出實景歷史劇《長津湖冰雕連——永恆的戰士》,大批游客在寓教於樂中感受紅色文化。各地推動“老民俗”適配“新需求”,打造兼具文化底蘊與潮流活力的體驗場景。開封清明上河園全新打造的“清明上河﹒宋宴”以沉浸式餐秀還原宋代中秋宴場景,“宋式月餅DIY”名額迅速售罄。漯河沙澧河風景區以“秋燈映沙澧 月圓慶盛世”秋燈會為核心,推出親子手作、文化演藝等特色中秋活動。三門峽陝州地坑院景區舉辦金秋花燈游園會、周口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區設非遺手作體驗館,游客紛紛拍照記錄。
文化體驗景區強勢領跑。近年來,河南省充分發揮歷史文化資源優勢,不斷推動文旅融合向縱深發展,以文化體驗為主的景區在全國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假日期間,在自然山水類景區因天氣而降溫的情況下,河南文化體驗型景區表現搶眼,清明上河園接待游客79.36萬人次﹔萬歲山武俠城接待游客77.30萬人次﹔隻有河南?戲劇幻城雨天上座率始終穩定在90%以上。今年6月份開業的新密溱洧水城,因其獨特的詩經文化場景而吸引了大批游客,8天接待游客32萬人次,其中省外游客佔比超過40%。鄭州市的亳都新象國慶節前開業,街區運用現代表現方式,嵌入商文化元素,連接文廟、城隍廟等遺存,引入米其林餐廳、非遺工坊等,古今輝映、中西融合,吸引大量市民前來打卡消費。
城市旅游帶動作用強勁。文博場館持續扮演“避雨首選”角色,假日期間各級博物館、圖書館等進館量達708.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1.5%,其中第7天單日進館101.2萬人次,河南博物院、洛陽博物館日均接待量均保持2萬人次以上。洛陽15家博物館聯合發起的“數字文物守護行動”吸引26萬人次互動,帶動文創銷售增長65%,非遺文創產品銷售額達5000多萬元,形成“線上引流、線下消費”的良性循環。非遺賦能成為新亮點,全省假期共舉辦非遺惠民活動1300多場,近1500萬名群眾參與。
暖心服務塑造河南形象。堅持以游客為中心,將惠民政策、精細服務與安全保障融為一體,河南文旅溫度十足。鄭州、漯河、新鄉等發放消費券,精准用於景區門票、民宿住宿等消費場景。南陽臥龍崗武侯祠、林州萬泉湖等景區推出“背誦古文免門票”“漢服換裝免費游”活動,老君山景區開展“一元午餐”九年之約活動。針對連續降雨等不良天氣,各地各景區盡一切努力降低不利影響。萬歲山武俠城、建業電影小鎮等備足雨衣、鞋套等,確保游客雨中游覽無憂。濟源王屋山推出“雨天門票延期”政策,游客憑假期紙質票等可在2025年底前免費重游。淇縣雲夢山、南陽五朵山等景區在游客中心設置暖心服務點,免費供應姜棗茶驅寒。許昌大鴻寨景區在登山步道設置能量補給站,郟縣三蘇園景區為老年游客提供免費輪椅、拐杖及熱水服務。建立“全時段、全覆蓋”安全督導機制,全省累計派出督導組1614個,檢查文旅經營單位6715家(次),發現並整改安全隱患1056處,整改率95.08%。假日期間,全省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市場運行平穩有序。?
上一篇: 河南37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秀實踐案例發布 |
下一篇: 河南文旅向全國游客發出“壯美太行的秋日邀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