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河南
河南
國慶中秋假期河南文旅市場“火熱滾燙”
發布時間:2025-10-13 10:40 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5-10-13

  剛剛過去的2025年國慶中秋雙節,河南依托8天超長假期窗口,以文化體驗為核心抓手,以精細服務應對降雨挑戰,全省文旅市場在克服不利天氣影響後仍展現強勁韌性。假日期間,全省接待游客8136.3萬人次。

  文化IP引領市場,體驗型景區逆勢增長面對連續降雨對自然山水類景區的沖擊,河南文化體驗型景區憑借特色IP成功“破局”,成為市場主力軍。開封清明上河園以“清明上河﹒宋宴”沉浸式餐秀還原宋代中秋場景,“宋式月餅DIY”活動名額迅速售罄,8天接待游客79.36萬人次。萬歲山武俠城、隻有河南﹒戲劇幻城同樣表現亮眼,前者接待游客77.3萬人次,後者雨天上座率穩定在90%以上,同比增長6.24%。新興文化項目亦快速崛起今年6月開業的新密溱洧水城,憑借詩經文化場景吸引游客32萬人次,省外游客佔比超40%。鄭州市亳都新象街區通過商文化元素與現代表達的融合,引入非遺工坊、米其林餐廳,成為市民打卡消費新地標。紅色文旅同樣熱度不減,安陽紅旗渠風景區近百場實景演出再現修渠歷史,南陽世界月季大觀園推出《長津湖冰雕連——永恆的戰士》實景劇,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感受紅色文化,實現“寓教於游”。 

  城市文旅多點發力,文博非遺激活消費鏈條城市文旅成為拉動消費的重要引擎,文博場館憑借“避雨屬性”和文化吸引力迎來客流高峰。假日期間,河南各級博物館、圖書館進館量達708.3萬人次,同比增長21.5%,其中第7天單日進館量突破101.2萬人次,河南博物院、洛陽博物館日均接待量均保持在2萬人次以上。洛陽15家博物館聯合發起的“數字文物守護行動”吸引26萬人次互動,帶動文創銷售增長65%,形成“線上引流、線下消費”的良性循環。非遺賦能與特色活動進一步豐富消費場景。全省共舉辦非遺惠民活動1300余場,近1500萬名群眾參與。洛陽城市陽台“頂榴出道”榴蓮狂歡節帶動周邊消費,隋唐洛陽城“盛唐嘉年華”沉浸式劇目日均演出4場,收入同比增長42%。從消費數據看,鄭州、洛陽穩居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總收入前兩位,安陽、開封、南陽、許昌等城市緊隨其後,形成“核心引領、多點支撐”的城市文旅消費格局。 

  精細服務對沖風險,安全保障筑牢市場根基為應對降雨天氣影響,河南各地文旅系統推出一系列暖心舉措,將“以游客為中心”落到實處。政策層面,鄭州、漯河、新鄉等地發放文旅消費券,精准覆蓋景區門票、民宿住宿等場景。南陽臥龍崗武侯祠、林州萬泉湖等景區推出“背誦古文免門票”“漢服換裝免費游”,老君山“一元午餐”持續踐行9年公益承諾,有效降低消費門檻。針對天氣挑戰,景區主動優化服務萬歲山武俠城、建業電影小鎮備足雨衣、鞋套﹔濟源王屋山推出“雨天門票延期”政策,游客可憑假期紙質票2025年底前免費重游﹔淇縣雲夢山、南陽五朵山等設置暖心服務點,免費供應姜棗茶驅寒﹔許昌大鴻寨、郟縣三蘇園等為游客提供能量補給、輪椅借用等便民服務。安全保障方面,全省累計派出1614個督導組,檢查文旅經營單位6715家次,整改安全隱患1056處,整改率達95.08%,假日期間未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為市場平穩運行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