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湖南
湖南
培育壯大文旅消費新動能
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工作推進會在湖南長沙召開
發布時間:2019-12-16 14:39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9-12-16
  作為新的消費熱點,文化和旅游消費對推動消費升級、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增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深化文化和旅游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文化和旅游消費質量水平,日前,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工作推進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會議強調了文化和旅游消費的重要作用,對當前我國文化和旅游消費發展情況進行了階段性總結,並為接下來如何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文旅消費
  為產業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推動文化和旅游消費高質量發展關乎國家發展大局,關乎百姓生活幸福,關乎經濟高質量發展。當前,在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消費成為促進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持續鞏固,2019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5%。可以說,消費已經成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擴內需、轉方式、調結構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聚焦到文化和旅游領域,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1766元,佔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11.4%,增長13.5%,增速在8個消費類別中排名第一,超過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5.2個百分點﹔國內旅游收入近年來一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速。在消費轉型升級的帶動下,與消費直接相關的文化體育娛樂領域投資增長較快,2019年前三季度,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15.5%,超過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0.1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認為,近年來,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持續快速提升,居民文化和旅游消費持續擴大,有力帶動了經濟健康增長,促進了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為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內生動力,也為穩增長、調結構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居民收入穩定增長、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減稅降費及促消費政策逐步顯效,消費領域新動能不斷累積,消費轉型升級態勢將會延續,消費市場總體上有望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主動作為
  著力激發文旅消費潛力
  文化和旅游消費能夠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離不開國家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引導。2016年,原文化部聯合財政部印發《關於開展引導城鄉居民擴大文化消費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國確定了45個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創新體制機制、激發消費潛力、引導消費需求、大數據應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在歸納梳理試點城市的經驗做法、措施模式的基礎上,文化和旅游部牽頭起草了《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的意見》(簡稱《意見》),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後,國務院辦公廳於今年8月正式印發了該《意見》。
  “《意見》印發後,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立即召集全省14個市、州共同研究落實。長沙市以市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了文化和旅游消費落實方案,設立每年5000萬元的文化和旅游消費專項資金。”湖南省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胡中雄表示,2018年,長沙市文化和旅游消費總額超過3000億元,預計今年增幅在15%以上。作為試點城市,一直以來,長沙市都堅持主動融入國家戰略,通過聚焦頂層設計、平台建設、文旅融合等提升當地文化和旅游消費水平及群眾消費滿意度。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認真貫徹落實文化和旅游部與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超前謀劃、創新機制、主動作為、狠抓落實,大力激發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費潛力。”據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張鯤介紹,為在全省推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山東省在濟南、青島、淄博3個試點城市基礎上,將促消費范圍擴大到全省16個地市,並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文化消費示范縣(市、區)創建工作,今年已直接帶動消費5.78億元。“下一步,我們將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的統一部署,繼續扎實做好文化產業和旅游業融合發展示范區評定、與中國銀聯深度合作開展惠民活動等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的多項工作。”張鯤表示。
  與時俱進
  創新供給內容和模式
  伴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文化和旅游領域的新業態和新模式也層出不窮。數字文化產業景氣監測顯示,該產業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成為文化和旅游消費的重要內容。短視頻、直播等不僅被廣泛應用於電商及線下店鋪營銷推廣,還帶火了一系列旅游景點。例如,陝西西安2018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長36.73%,旅游同比收入增長56.42%。與此同時,群眾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需求也日益提升,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規模不斷擴大。
  據江蘇省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吳秀亮介紹,為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南京在建設“智慧服務平台”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目前,南京市已建成“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南京)智能綜合服務平台”“南京智慧民宿服務平台”和南京文旅官方微信等平台,具備票務、網絡支付等功能,取得良好效果。近年來,消費者通過線上平台訂票觀看演出熱情高漲,《白鹿原》《千手觀音》等劇目上座率超過90%,音樂劇《貓》2018年在南京演出10場,總票房超過1200萬元,社會反響良好。“接下來,我們將升級(南京)文旅消費智能綜合服務平台,以文化消費積分數據中心等‘三中心一終端’體系為基礎,打通各類平台和機構。”吳秀亮說。
  夜間經濟在我國由來已久,唐朝就有“千燈夜市喧”的寫照,而《東京夢華錄》更是記載了宋朝“夜市三更盡、五更又復開”的繁華景象。現階段我國夜間消費中餐飲服務、購物零售供給比例較高,文藝演出、博物館展覽等優質項目供給不足或發展單一,人民群眾對於更高層次的夜間消費需求尚得不到滿足。據中國旅游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73%的旅游企業提供的夜游產品品類佔全部旅游產品的比例低於30%。
  在這種背景下,為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現實需要,發展業態多元、體驗豐富的夜間經濟,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南京、成都等地紛紛出台政策舉措,就發展夜間經濟進行積極探索。“自2016年重慶市被確定為試點城市以來,南川區作為重點區域扎實開展試點工作。”重慶市南川區人民政府區長張興益表示,從大都市夜間經濟發展的成功經驗來看,隻有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夜間經濟才會具有持續發展的強大生命力。“為推動包括夜間消費在內的文化和旅游消費水平提升,南川區將加快培育‘五大特色’產品,建成中新文化廣場、奧悅滑雪等5個重大文旅項目,力爭不斷完善體制機制、政策支持和產品供給,構建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和旅游消費良性供給體系。”張興益說。(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