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湖南
湖南
張家界:立標打樣 舞好湖南旅游龍頭
發布時間:2023-01-09 08:54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3-01-09

  仙境張家界,峰迷全世界。以旅游立市、興市的湖南張家界,奇秀山水魅力無限,民俗非遺大放異彩,紅色傳奇源遠流長,國際風范享譽世界,全域旅游蓬勃發展。

  仙境張家界,峰迷全世界。以旅游立市、興市的湖南張家界,奇秀山水魅力無限,民俗非遺大放異彩,紅色傳奇源遠流長,國際風范享譽世界,全域旅游蓬勃發展。

  隆冬時分,層林盡染,如詩如畫。隨著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在張家界舉辦,一個全新綻放、華麗蝶變的張家界,一個帶動全省文旅激流勇進的張家界,躍然眼前。

  2022年,張家界市舉全市之力、匯全市之智,力爭“立標打樣”,以承辦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為統攬,真抓實干,“辦會興城”,舞好湖南全域旅游的“龍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切實推動文化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高站位 “景城相融”補“弱點”

  202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把辦好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作為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改變城鄉面貌的重要舉措,展示湖南形象的重要窗口,堅持高標准、高質量、高水平籌辦大會。

  張家界市委、市政府緊盯世界一流目標和旅游發展大勢,出台《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行動計劃》,明確建設“六個一流”,開展“七大創建”活動,落實“五大保障措施”,力爭到2025年,張家界建成千億旅游主導產業,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市年接待游客總人數達到1.2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00億元。

  借助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的東風,張家界啟動了系列城鄉風貌改造項目,完成35個子項目亮化提質工作,安裝和更換LED燈具17237套,澧水河兩岸沿線3400余米范圍內橋梁、建筑、景觀等更加靚麗﹔高標准建設無障礙通道、旅游公廁、充電站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旅游景區(點)交通引導標識標牌195塊、張家界武陵源景區內環境導視系統標識標牌371套,68個涉旅重點場景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

  經過提質改造,後溶老街從“舊破澇”到煥然一新,成為集商業、餐飲、休閑、娛樂、旅游接待於一體的“特色步行街區”,鳳灣橋附近的老街一躍成為現代藝術與煙火氣息相結合的特色街巷﹔武陵源插園公路變身七彩公路,增添慢行游道,形成一道道靚麗風景線﹔長達10公裡的紅色旅游路兩旁近1000棟民居披上新衣,用萬幅彩繪描畫出張家界景觀之美﹔澧水河兩岸以“山水奇境 有澧相迎”為主題,打造千米光影畫廊,通過光影構建張家界獨特的夜場景,點亮夜經濟,增添夜魅力。

  一城辦會,八方助力。省直部門支持張家界政策157項、項目284個、總投資達482億元……在省直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張羅公路城區段大中修工程、G241線武陵源鐵廠至慈利大峽谷公路提質美化工程等項目實施,為人們出行增添便利和美麗﹔張家界西站、荷花機場、賀龍體育場館、武陵山大道等地全部亮化﹔全市3A級以上的景區(點)、重要星級酒店、會議場館和重點活動場所、重要交通線路、機場車站交通樞紐等實現4G/5G網絡全覆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大氧吧廣場、武陵源區張梓線十八盤多彩森林廊道、永定區武陵山大道桃花島多彩森林廊道等景區改造有序推進,張家界實現了交通、電力、通信、水利、農業、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煥發出更加美麗幸福的身姿迎候全球游客。

  強產業 “項目為王”破“難點”

  武陵山大道,高聳的七十二奇樓幻化迷人夜色﹔澧水河畔,古色古香的大庸古城盡顯歷史厚重﹔七星山旅游度假區,“天空之眼”帶著浪漫寓意﹔張家界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園裡,游客逛展賞藝,挑選著能“帶走”的張家界﹔長張高速東出口,一尾銀色“娃娃魚”正迎接八方來客……

  項目建設是推動旅游業發展的根本支撐,是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舉措。張家界借勢承辦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謀劃一批能落地見效的文旅項目。2022年全年投資708.86億元、鋪排546個項目,110個重點項目建設基本完工。

  在文旅項目建設上,張家界不僅注重“立”,也十分重視“引”。張家界建立市級文旅項目庫,大力實施全員招商工程。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招商考察20次,接待華僑城集團等90余批次客商考察,簽約招商引資項目87個,簽約金額274.84億元。

  企業是市場主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張家界重點推動現有重點企業、具有發展潛力企業穩步發展壯大,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實行企業整合和產業重組,鼓勵企業採取合作收購、參股控股、聯合經營等方式,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等整合資源,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張家界現有過億文旅企業13家,上市企業1家。

  為加快旅游市場復蘇,提振市場主體信心,張家界市委、市政府出台《張家界市促進旅游市場全面復蘇“310”行動計劃》《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旅行業提振信心加快復蘇的政策措施》《張家界市支持旅游市場主體復蘇九條措施》等系列紓困文件,從金融、稅收等多方面給予文旅企業支持。張家界累計為318家旅行社退質保金5578萬元,爭取9.25億文旅企業貼息貸款份額﹔落地文旅企業風險補償信用貸款政策,15家金融機構向旅游企業授信4200億元﹔與中國銀聯合作發放了價值400萬元文旅消費券,直接帶動文旅消費近3000萬元。

  融文旅 “轉型升級”消“盲點”

  張家界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高品質文旅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旅游+”“+旅游”文章,在紅色旅游、休閑度假、非遺展演、體育旅游、鄉村旅游、體驗探險、科研科普研學等方面呈千帆競發之勢,催生新業態、延伸產業鏈、創造新價值。

  洪家關紅色教育培訓基地、桑植民歌寨、何家界紅色文旅景區和“十八寨”民宿度假區等一批紅色旅游項目快速推進﹔《遇見大庸》《九歌山鬼》好戲連台,原生態的文化演藝贏來掌聲雷動﹔武陵源龍尾巴民宿群等高端民宿群深受市場好評,成為加快鄉村振興的澎湃力量。

  非遺與旅游的融合,不僅增強了游客的文化體驗,也為非遺“活”起來開辟了新路徑。張家界共挖掘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類818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項,省級項目21項。“乖幺妹”土家織錦獲評“非遺工坊省級示范點”。隨著全省首屆非遺博覽會在大庸古城舉辦,139個湖南非遺項目精彩亮相,從指間到舌尖,從康養到研培從鄉土特色到時尚國潮,三湘大地刮起了一股“非遺風”。

  張家界市與湖南省體育局簽訂共建體育旅游示范城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體育+旅游示范城市”創建,推出攀岩、飛拉達、滑索等體育旅游消費項目。武陵源景區獲評“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天門山、武陵源景區等6條體育旅游精品線路進入國家體育總局數據庫。

  突破空間桎梏,發展智慧旅游。2022年,張家界智慧旅游平台上線,游客通過微信端即可實現便捷、智能的張家界全域旅游體驗。該平台包含“一機游”“一屏管”“一機看”“一片雲”等系統,涵蓋吃、住、行等旅游全要素,實現預訂、購物、監管等功能,並作為旅游信息化項目獲工信部第五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全國總決賽二等獎。以武陵源元宇宙為代表的數字化旅游也脫穎而出,在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上,實景元宇宙文旅宣傳片《仙境張家界》令人驚嘆。

  重營銷 “宣傳示范”創“亮點”

  在張家界舉辦的首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開幕式暨文化旅游推介會直播覆蓋了195個國家和地區,觸達人群達40億人次,相關話題播放量超50億次,讓這裡成為令人向往的“詩和遠方”。

  在疫情持續反復影響下,張家界為什麼這麼“火”?

  一系列旅游市場營銷獎勵的舉措就是底氣。張家界全市上下深入貫徹各項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台旅游市場營銷獎勵政策,全面激發市場主體營銷活力,“買一送一”、“五一”重點景區免門票等多項優惠措施及暑期營銷獎勵,航線航班和旅游專列獎補等一攬子刺激政策落實落地,充分調動社會各界開展旅游營銷的積極性。

  一次次營銷爆點助力市場升溫就是有力證明。張家界集中力量大力開展對外宣傳營銷,為旅發大會聚集人流,營造濃厚的辦會氛圍。面向全球征集並發布旅游形象宣傳口號——“仙境張家界,峰迷全世界”、logo、吉祥物“山娃娃、鯢寶寶”﹔推出新版旅游宣傳片,城市形象宣傳片4次登上紐約時代廣場“中國大屏”,持續在湖南衛視宣推,連續在長沙高鐵站、地鐵宣推,CGTN全球直播推介張家界,相關話題點擊過億次﹔推出營銷活動經典案例37個,話題總瀏覽量超150億次,其中,天門山“雲縱天梯”線上曝光超10億次。2022年7月至8月,武陵源、天門山日均接待量達2萬人次以上,武陵源單日接待近4萬人次。

  一場場特色活動擦亮文旅名片亦是有效“助攻”。張家界對標國際,高標准、高水平、高定位優化營銷活動形式,積極融入國內國際活動。組織開展駐華外交官“發現中國之旅”走進張家界活動,組隊參加第十屆澳門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參加聯合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在線經驗交流會。全市國際旅游客源地達133個國家和地區,現在已與7個國外城市結為友好城市,在境外19個國家設立了23個“絲路驛站”,是名副其實的“國際張”。

  面向未來,張家界將持續擦亮湖南奇秀山水名片,聚焦建設世界級旅游景區、世界級旅游度假區,堅持“世界一流、國內領先、湖南龍頭、張家界經典”定位,不斷優化完善“一核四極多點”旅游發展空間格局,建設生態美好、風格獨特、品質卓越、文明和諧、游客向往,享有全球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張文豪 楊林)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南省文旅行業座談會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