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湖南
湖南
湖南:科技讓文化更具活力
發布時間:2025-01-06 11:17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1-06
  2024年12月初,位於湖南永州祁陽市浯溪碑林景區的摩崖石刻數字博物館開門迎客。該館利用互動屏幕、全息投影等技術,以浯溪碑林505塊石碑數字修復成果為基礎,完成了石刻的全細節立體成像,讓風化的摩崖石刻文字重見天日。
  近年來,湖南省積極把握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趨勢,發揮科技的引擎和支撐作用,深化現代科學技術在文化和旅游領域的應用,賦能內容生產、治理方式、消費體驗等的創新,取得明顯成效。
  科技賦能數字文博發展
  浯溪摩崖石刻由唐代文學家元結攜其好友、書法家顏真卿開創,歷經千年累積,在歷史、文學、書法等領域皆具有極高的價值,其中的“大唐中興頌”因文絕、字絕、石絕被稱為“摩崖三絕”。然而,因時光流逝、氣候影響等,浯溪摩崖石刻出現了風化,一些石刻字跡已難辨別清楚。
  2023年以來,祁陽市與湖南省馬欄山全景文化數字化創新中心合作,借用技術組合創新,對刻痕深度在0.01毫米以上的摩崖石刻文字進行數字還原,利用互動屏幕、全息投影等技術,建成集數字展示、數字體驗、數字研學等功能於一體的摩崖石刻數字博物館。
  在摩崖石刻數字博物館內,數字人元結與各地游客對話,游客可通過交互觸控台進入中國摩崖石刻數據庫,一覽從浯溪至全國的摩崖石刻分布,近距離感受中國摩崖文化魅力﹔還可走進訪碑通道,身臨其境觀賞浯溪八景,與千年歷史人物對話,探訪展現唐、宋、明三代風華的中興頌主題數字空間。
  2024年以來,在文物保護與數字化方面,湖南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湖南博物院與相關企業合作研發的文物三維採集技術將文物三維數據的採集效率提升了90%,相關成果為數字博物館建設儲備了技術﹔湖南博物院推出的數字文博IP品牌“數字漢生活”運用數字化手段,為觀眾構建了全方位體驗漢代生活方式的新場景﹔數字文博大平台——山海App成功發布,目前已上線數字文物1.3萬件,發展用戶1113萬,日活峰值超70萬。此外,湖南還積極推進省、市博物院 (館) 預約互通,探索24小時數字博物院(館) 建設。
  “2025年,湖南文旅系統將持續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共同開展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示范,進一步提升文物數字化保護展示水平,完善數字文博大平台功能,豐富數字文物資源,拓展應用場景,讓更多民眾通過數字技術領略湖南豐富的歷史文化。”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志勇說。
  科技助推文旅產業轉型
  為加快推動科技賦能文旅產業發展,湖南積極發揮園區基地作用,推動數字化加快發展。支持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圍繞視頻文創產業、5G高新視頻多場景應用等,加快推動音視頻產業發展。截至目前,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共引進華為、愛奇藝等3800余家上下游企業,形成涵蓋創意、內容制作、儲存、播發、交易的數字文化產業鏈,設立了視頻超算等10多個研發創新平台,助力企業提升文創能級、節省研發支出。
  瀏陽煙花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轉型,推出了“焰遇﹒慶余年”劇情實景煙花秀,將煙花與影視文化夢幻聯動,融合酷炫的煙花技術、精美的舞台設計、聲光電與東方美學,讓煙花秀成為集科技、藝術、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演出。
  通過科技賦能文化旅游演藝創新,湖南打造了多個“科技范兒”十足的文化旅游演藝項目。在韶山紅五星劇場上演的《最憶韶山沖》借助“光影矩陣”舞台等科技手段,全景展現波瀾壯闊的革命畫卷﹔在橘子洲景區上演的《恰同學少年》青春劇場,通過沉浸式體驗讓觀眾親歷百年前青年的青春歷程﹔湖南博物院推出的《一念﹒辛追夢》將馬王堆歷史與京劇結合,加入現代科技,讓觀眾沉浸式感受西漢初年長沙國丞相轪侯夫人辛追的故事﹔桃江縣的《桃花江竹海幻境》利用水月數控裝置、裸眼全息影像技術等,打造360度沉浸式場域,再現屈原與桃江父老鄉親之間的故事。
  周志勇介紹,2025年,湖南將積極推動文旅元宇宙發展,啟動實施《湖南省文旅元宇宙三年行動計劃》,引導文旅企業布局元宇宙新賽道,開發更多具有創新性和吸引力的沉浸式元宇宙文旅產品。同時,加大對文旅行業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文旅業態,培育新興文旅業態,繼續推進湖南智慧文旅信息系統提質升級和推廣應用,優化客流數據監測和消費統計模型算法,提升文旅決策、監管和服務的精准性和科學性。
  加快研發文旅共性關鍵技術
  圍繞傳統文化資源的復原再現、虛擬現實、大數據算法模型等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湖南積極推進文旅共性關鍵技術的研發,運用科技手段激發文化創新活力。
  “我們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非遺進行有效活化與創新表達,將古老的傳統文化遺存轉化成年輕人更喜聞樂見、更富有傳播力的新形態,推進文化數字化建設。”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科技教育處處長周樹韜說,“同時,加快虛擬現實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應用,立足於地域特色文化,運用人機交互、混合現實等應用技術研發文旅裝備。”例如,馬欄山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中華非遺雲平台及中華非遺數字體驗館”項目,以3D建模和實時渲染技術打造虛實結合的體驗場景。
  此外,湖南還將大數據算法模型運用於行業監管,全力推進湖南智慧文旅系統建設,通過多元產業數據分析及模型處理,將行業動態、產業監測、用戶大數據等進行可視化展示,實現全方位分析評價湖南文旅行業發展情況並給予智慧化建議。

  下一步,湖南將加快推動5G、超高清、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雲計算、元宇宙等高新技術在文旅領域的應用,探索催生數字文旅新業態和文旅消費新場景,積極推動“文化+科技”融合創新項目落地,同時,不斷提升文旅行業全鏈路數字化水平。(張玲) 

上一篇:
下一篇: 湖南開展旅游服務質量評價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