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遼寧
遼寧
遼寧錦州文化建設年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發布時間:2016-12-06 10:01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6-12-06

  今年初,遼寧省錦州在全市啟動了文化建設年活動,實施全民文化素質提升、文化藝術精品創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產業加快發展、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人才隊伍建設六大工程,活動高潮迭起,好戲連台,實現了月有節日,周有演出,市有品牌,縣有特色,城鄉共享文化改革發展成果。 

  城鄉聯動,文化建設年推進有力 

  錦州市把文化建設年活動作為加快推進遼西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精心設計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將文化建設年各項內容細分為27個方面、50項具體任務。專門召開了全市文化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各縣(市)區迅速行動,層層落實,上下聯動,行動快、力度大、落得實,全員參與、注重細節,確保了全市文化建設年活動基礎扎實,推進有力。

  內容豐富,文化成果異彩紛呈 

  精品佳作好戲連台。加強精品劇目創作生產,新編傳統評劇《朱痕記》《巧娘奇緣》、經典評劇《小女婿》先後在省內及深圳、唐山等地巡演,《朱痕記》參加第二屆遼吉黑蒙四省區地方戲優秀劇目展演獲金獎。大型文藝演出不斷,迎春晚會、京胡演奏會、“紅色經典”演唱會、京劇折子戲專場演出等閃爍藝術舞台。同時,積極開展“專業藝術送歡樂下基層”“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140余場。

  群眾文化活動場場精彩。成功舉辦第二屆群眾文化節、第五屆全民讀書節、首屆民俗文化節、“凌河之夏”演出季等10余項文化惠民活動,受到城鄉群眾的熱烈歡迎。特別是“凌河之夏”演出季,舉辦大型文化惠民演出活動140余場、各類廣場活動1000余場,吸引60余萬人次參與觀看﹔錦州市第二屆群眾文化節策劃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6項,城鄉處處好戲連台﹔文化志願者走進鄉村、軍營、社區、企業、學校開展公益惠民演出50余場,受到社會各界高度贊譽﹔錦州西城派東北大鼓《奶奶的夢裡事》作為唯一一部代表遼寧省的群文參賽作品入選第十一屆藝術節“群星獎”決賽﹔“錦州大講堂”、“群星大課堂”等公益講座培訓近百場,兩萬余名文化骨干和干部群眾受益。

  文化產業加快發展。遼沈戰役文化品牌、醫巫閭山歷史宗教文化品牌、渤海北岸海洋文化品牌正在全力打造。南庄裡文化創意城、九華山文化產業園區、大有東方華地城、大朝陽生態民俗文化旅游基地、鳳凰山文化體育運動休閑中心等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建設正在加快推進。文化產業活動有聲有色,錦州濕地旅游文化節、第八屆全國鼓手大賽總決賽暨首屆全國非洲鼓大賽、首屆全國少兒電聲樂隊大賽、第四屆全國行進樂大賽等節慶賽會活動場面宏大,氣氛熱烈。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新突破。全面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已逐步建立市、縣(市)、鄉鎮、行政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總投資近6.9億元、建筑面積達6.8萬平方米的錦州文化藝術中心開工建設﹔投資1300萬元維修改造的錦州市京劇團劇場投入使用﹔投資100多萬元的新建東湖公園萬人文化廣場舞台,燈光音響設備齊全,已舉辦5場大型演出。

  縣(市)區文化建設年活動如火如荼。各縣(市)區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北鎮市策劃舉辦第26屆梨花文化節,首屆遼西高蹺秧歌爭霸賽等10余項大型活動,場場精彩﹔義縣成功舉辦首屆風箏文化節、首屆閭山攀岩節等多項活動,全力打造“遼西故道、神奇義縣”文化品牌﹔黑山縣積極打造“三豐故裡,太極黑山”品牌,舉辦首屆二人轉藝術節、首屆廣場舞電視大賽等活動﹔凌海市大力開展第六屆蕭軍文化節、“文化凌海 崇德善行”主題道德實踐活動,組織文化志願者深入村屯、社區開展“五進”文化惠民活動。活動涉及層面廣、宣傳影響力大、群眾參與熱情高,錦城處處掀起文化活動的熱潮。

  多措並舉,推進階段工作取得實效 

  錦州市文化建設年活動開展以來,各縣(市)區及市直各有關部門加大投入、多措並舉,全力以赴確保了文化建設年各項活動的順利推進。

  一是加大投入。全市及各縣(市)區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對文化建設的投入力度,文化建設年期間先後投入資金1.38億元,其中市本級財政計劃1700萬元用於開展文化建設年各項活動。北鎮市先後投入5000余萬元,完成了十余項文化活動建設,培植了八個地域特色文化品牌﹔黑山縣對文化大廈、圖書館等進行綜合改造,新建1個5000平方米文化廣場﹔凌海市完善蕭軍紀念館基礎設施建設,改擴建城市中心文化廣場4個﹔義縣投資500余萬元新建55個面積超1000平方米以上文化廣場。

  二是強化宣傳。充分發揮新聞媒介宣傳作用,加大網絡新媒體宣傳力度,積極營造人人參與文化建設年活動的濃厚氛圍。錦州日報、錦州晚報分別設立“文化建設年”、“錦州文化名人”等專欄,先後對數十項重大惠民文化活動進行宣傳報道﹔錦州廣播電視台開設“匠人錦州”“共話家文化”“錦州文化回響”“文化尋珍”“錦州文化尋根”等多個專欄﹔新華社客戶端、遼寧日報、遼寧廣播電視台、東北新聞網等40余次予以報道,對全市文化建設年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全面宣傳,有力推進了文化建設年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是加強督察。文化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召開調度會議,聽取階段工作情況匯報,不定期深入各縣(市)區及市直各單位,對文化建設年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調研督導,及時解決文化建設年活動推進過程中的問題,確保了全市文化建設年活動取得階段性成果。(來源:遼寧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