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太陽神’,是目前賀蘭山岩畫中地理位置最高的一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幅。”5月1日,賀蘭山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接待服務部工作人員方舟正為游客講解。
歲月失語,惟石能言。在寧夏賀蘭山,近6000幅岩畫被刻在賀蘭口峽谷兩側綿延800多米的山岩崖壁上,生動記錄了原始先民放牧、狩獵、征戰、生產等場景,是寧夏賀蘭山文化旅游帶上的一大亮點。
“多年來,銀川賀蘭山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接待服務部堅持游客至上、服務一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用心服務,被評為寧夏青年文明號、全國青年文明號,成為賀蘭山上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銀川賀蘭山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段麗青說。
“賀蘭山岩畫是偉大的藝術瑰寶,每一幅岩畫都是一個故事。我們要給游客講好這些故事,就要不斷學習、愛崗敬業。”方舟說。入職14年以來,方舟參與編撰專家版、青年版、學生版、研學版等版本講解詞,策劃舉辦“小嘴兒話岩畫”、小小講解員夏令營等研學活動,獲得多項榮譽。
接待服務部講解員楊倩曾多次參與錄制線上語音講解,並參與銀川世界岩畫館的布展和《賀蘭山岩畫保護與開發》等書籍編撰工作。今年1月,楊倩在景區游客中心開展志願服務時,發現一個遺失的女士背包。她當即聯系監控室廣播尋找失主,及時將背包送還。“我們心裡非常著急,多虧了景區工作人員。大家業務素質好、服務好,讓我感動,下次有機會一定再來。”失主說。
去年8月,一名游客在景區游玩時,不慎在賀蘭口遺址區摔傷,無法行走被困在半山腰。接待服務部講解員姜炳楠聽到游客呼喊,迅速上山營救。她利用日常培訓所學的醫療救護知識為受傷游客進行基礎包扎,並將其背下山,隨後與同事緊急協調車輛陪同游客到醫院就醫。
方舟、楊倩、姜炳楠……在銀川賀蘭山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接待服務部工作團隊中,愛崗敬業、拾金不昧、樂於助人的事跡不勝枚舉。接待服務部先後有3名員工獲寧夏“文明員工”稱號,3名員工獲“銀川市優秀青年志願者”稱號,2名員工獲評銀川市級“青年崗位能手”,2名講解員被評為西夏區最美勞動者……他們用青春和奉獻,讓無數游客愛上賀蘭山岩畫,愛上寧夏旅游。
段麗青介紹,多年來,接待服務部以創建全國青年文明號為抓手,不斷創新志願服務模式,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活動。為了保護好賀蘭山生態環境,賀蘭山岩畫景區以接待服務部27名青年為主力,成立了“保護父親山”志願服務隊,長期負責賀蘭山蘇峪口鎮蘇公路與岩畫道路兩旁綠化帶垃圾清理。接待服務部還邀請福利院兒童和偏遠山區學生到景區開展研學活動近百場,推動岩畫進校園、進社區,不斷提升賀蘭山岩畫的知名度。(王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