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為切實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今年以來,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結合“十三五”文化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全面開展了全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調研。
綜合執法機構設置情況。目前,全省共設立文化市場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55個,均設在各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省級文化市場管理工作由省文化新聞出版廳文化市場處承擔﹔市州級文化市場管理工作由本級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承擔,另西寧市設有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督察大隊(副縣級行政管理類事業單位)﹔46個縣(市、區、行委)文化行政管理機構均設在文化行政管理部門,其中30個縣(區)成立了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副科級行政管理類事業單位)﹔8個縣在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牌子﹔8個縣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門承擔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
綜合執法職能劃分情況。除西寧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督察大隊具有督察全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工作等特殊職責外,各縣(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均按照編辦要求,履行查處演出和娛樂、網吧及互聯網上網服務、網絡游戲服務、電子娛樂游戲、動漫網絡游戲、美術品銷售、文物經營等活動中的違法行為等相關職責。
綜合執法人員編制情況。通過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目前,僅西寧市城中區、城西區、城東區、城北區、大通縣、湟源縣、海東市平安縣等7個縣(區)的執法人員為參照公務員管理。全省現有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編制148人,其中在編在崗115人,在崗不在編聘用或兼職人員41人。
綜合執法裝備情況。2012年,由省廳出資為全省各級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統一購置了執法服裝。此外,執法裝備配備整體較為落後,缺少必備的電腦、照相機等設備,目前全省僅6個大隊配備了執法車輛,大部分地區未解決車輛問題,嚴重制約文化市場日常監管及執法工作。
綜合執法監管現狀。綜合執法改革將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部門的部分執法職責納入了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監管范圍。目前,需要監管的僅文化類經營單位共計3408家。伴隨著市場的不斷繁榮和活躍,各級文化市場管理部門的工作任務日益繁重,但各地均能夠加強日常監管與專項治理,使全省文化市場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
通過調研,梳理出了三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各級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層級銜接職權劃分仍不完善。省級、州級未成立綜合執法機構,不參與案件辦理,指導監督缺少有力有效的銜接,對基層培訓缺乏指導性、系統性。二是執法權力重心下移,區縣級執法力量明顯不足。政治性、涉藏涉疆等非法出版物屢禁不止,非法安裝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易抬頭反復,網吧違法違規經營未杜絕等,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任務艱巨﹔執法人員編制落實不到位,存在一人多崗、權責不明等問題,部分地區使用工勤、臨聘人員執法。三是綜合執法改革經費裝備落實不到位。經費落實不到位,除人頭費外缺少必要的日常辦案經費,多數地區執法裝備配備不足,缺少執法車輛及取證設備。
調研組提出如下建議:一是逐步完善執法機構,落實人員編制。爭取對尚未成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的8個縣成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逐步落實挂牌的8個縣執法隊人員編制問題。切實解決人員不足和編制空缺的問題,逐步使執法人員身份合法化。二是按照頂層設計整合歸並綜合執法職能。明確執法職能和范圍,建議將旅游、新聞出版、體育、廣電等行業執法職能進行整合,優化執法資源,減少執法層級,提高執法效率。三是進一步強化文化市場監管力度。加強特殊敏感時期的文化市場管理,將日常監管與集中整治相結合,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從嚴查處文化市場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切實淨化文化市場環境。四是加快落實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經費及裝備。建議將執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直接劃撥,解決執法經費短缺的問題。推進裝備建設,逐步解決執法取證設備和執法車輛配備的問題。(來源: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
上一篇: 青海省文化和新聞出版廳六項措施推進落實依法行政和建設法治政府任務 |
下一篇: 青海支持小微文化企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