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青海
青海
青海:民俗文化賦能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5-07-25 10:51 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編輯:李曉霞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 2025-07-25

  7月21日,由中宣部組織開展的2025年“活力中國調研行”青海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暨媒體見面會在青海西寧舉辦。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耿斌介紹,近年來,青海在推進民俗文化活態傳承、增強傳統村落內生力、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耿斌介紹,青海省非遺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青海設立國家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2個、省級非遺工坊15個、省級青繡就業工坊40個。青海非遺工坊建設覆蓋39個縣(區),佔全省縣(市、區)的86.7%,覆蓋青海25個國家及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中的22個。2024年度,青海開展線上線下非遺培訓131次,6003人次參加培訓。

  耿斌介紹,青海“四季村晚”公共文化活動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近年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積極指導各市州結合文藝演出和民族傳統節日,整合非遺項目、文創及農副產品等資源,打造反映農牧民精神新風貌、鄉村振興新氣象的“四季村晚”文化活動。同時,“四季村晚”由側重文藝演出向特色文化傳承、好物美景推介、節慶集市等側重點相結合的綜合性文化和旅游活動轉變,有效促進了“農體文旅商”融合發展。2024年起,青海對納入全國“四季村晚”示范展示點的活動給予每場2.5萬元的補助支持,並由省文化館選派業務骨干實地指導排練。2024年,青海共開展“四季村晚”活動140余場次,惠及群眾近120萬人次。

  此外,青海熱貢藝術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成效顯著。耿斌介紹,近年來,熱貢藝術之鄉——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先後培育省級鄉村振興產業創作基地4個、市級鄉村振興產業車間20個、非遺傳習中心110處、非遺宣傳展示點11處,打造了省級熱貢文化產業園區,園內規模以上畫院25家,從事熱貢藝術的文化企業達356家。這些畫院集創研、培訓、制作、銷售、展覽、收藏和進出口業務於一體,並以“畫院+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每年免費提供食宿和學習費用培訓唐卡藝人,並提供就業平台。為開拓省外市場,同仁市先後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設立熱貢藝術展銷窗口200余處,並在北京798園區授牌成立熱貢藝術北京推廣中心,擴大熱貢藝術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2024年,同仁市文化從業人員達到2.4萬人,相比2023年增加了0.86萬人,實現文化產業收入4.54億元。(趙騰澤 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