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四川
四川
成都市成華區積極發展研學新業態
開發“熊貓+”擦亮“研學成華”品牌
發布時間:2023-01-30 11:13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3-01-30
  “上午看熊貓,下午觀恐龍,今天的研學課程很精彩,在都市裡身臨其境地體驗和學習自然生態知識很難得也很難忘。”初一學生包雅文一天完成了兩個願望。
  近日,由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博物館)主辦,成都市研學旅游協會承辦的2023“童心筑夢 研學成華”親子研學公益活動舉辦。
  來自成都的30個親子家庭走進大熊貓基地和自然館,探秘國寶大熊貓生存足跡,與史前霸王龍時空對話。在感受自然生態魅力的同時,他們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激發公眾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而熱愛大自然,身體力行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世界著名的大熊貓遷地保護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眾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這裡山巒含黛,碧水如鏡,林濤陣陣,百鳥諧鳴,被譽為“國寶的自然天堂,我們的世外桃源”。
  30個親子家庭分為兩組,先後進行互動游園和觀看穹幕電影+博物館互動。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在不遠處咀嚼竹葉,孩子們在圍欄外聽研學導師講解大熊貓的飲食。游園過程中,親子家庭在熊貓基地科普教員的引導下開啟了一場熊貓探秘之旅。大熊貓長什麼樣?喜歡吃什麼食物?帶著疑問和好奇,大家先後到大熊貓戶外活動區、成年別墅、幼年別墅、太陽產房等場館參觀。在與科普教員的互動問答中,大家了解了不同年齡段大熊貓的個體差異、食性特征等知識。
  在大熊貓博物館,孩子們通過觀看穹幕電影了解大熊貓及其伴生動植物、棲息地環境等知識。在熊貓前傳、竹林隱士等展區,通過沉浸式互動體驗、互動問答等探秘形式,走進大熊貓的前世今生,全方面了解它們的故事。
  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博物館)的建成填補了四川省內“多學科、綜合性自然博物館”的空白,成為成華區一處充滿趣味性、探索性、實踐性與觀賞性的公共文化空間。該館的建成,對提升成華城市文化形象、增強市民科學素養和環境保護意識具有積極意義。同時,該館6萬多件館藏資源更是為研學旅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課程內容。
  孩子們在該館龍行川渝廳和探秘恐龍廳了解曾經生活在川渝大地上的這些神奇遠古生物,與史前恐龍展開一場時空對話,並在老師指導下完成自己的恐龍主題手作作品。
  參觀結束後,在研學導師引領下,孩子們結合研學手冊進行知識點總結和分享,家長們聆聽《共情式親子溝通促進有效陪伴》家庭教育講座。
  “這次的研學活動,有研學老師引領我們去探秘發現,能系統地學到很多有關大熊貓的知識。”11歲的王志軒第一次以研學旅行的方式來到大熊貓基地。“以後我會更關注大熊貓等野生動物及其生態環境,從日常小事做起,積極參與環保行動。”王志軒說。
  帶兒子參加活動的張先生說:“兒子從小就對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感興趣。他非常喜歡研學導師講解的知識,並與老師積極互動。”
  參加活動的陳女士說:“我們住在成華區,為身邊能有這樣國際知名的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感到自豪。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孩子能在家門口感受自然生態之美,感受成華之美。”
  活動結束後,成華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博物館)、成都市研學旅游協會聯合為參加研學活動的小學員們頒發研學證書。
  據悉,此次活動旨在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以及成都市關於《培育文旅消費新業態推動文旅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中發展“親子互動”研學新業態,塑造“最成都﹒新學”品牌的工作部署,串聯成華區文旅資源,開發“熊貓+”業態,營造多元消費場景,擦亮“研學成華”品牌。
  作為有著“成都之精華”之稱的成華區,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打造世界旅游名城首選目的地。成華區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擁有成都動物園、北湖生態公園、東郊記憶、天府熊貓塔等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科教資源,在研學發展上具有先發優勢,大有可為。成華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成華區將充分發揮擁有全球唯一的熊貓都市家園優勢,發展“熊貓+”業態,營造多元消費場景,構建熊貓IP全產業鏈,擦亮大熊貓IP。
  目前,成華區正加大區內研學資源整合,梳理特色研學線路、場景和課程,打造以大熊貓基地、自然館、動物園為依托的“自然科普都市游”,以東郊記憶為依托的“工業文明時尚風”等主題研學旅行,並利用高校資源和行業協會在研學中的資源整合及引領作用,以研學帶動親子游、周末游、周邊游,以親子客群作為核心IP社群,實現文化教育和消費升級雙贏。陳俊成 本報記者 白驊
  “上午看熊貓,下午觀恐龍,今天的研學課程很精彩,在都市裡身臨其境地體驗和學習自然生態知識很難得也很難忘。”初一學生包雅文一天完成了兩個願望。
  近日,由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博物館)主辦,成都市研學旅游協會承辦的2023“童心筑夢 研學成華”親子研學公益活動舉辦。
  來自成都的30個親子家庭走進大熊貓基地和自然館,探秘國寶大熊貓生存足跡,與史前霸王龍時空對話。在感受自然生態魅力的同時,他們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激發公眾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從而熱愛大自然,身體力行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是世界著名的大熊貓遷地保護基地、科研繁育基地、公眾教育基地和教育旅游基地。這裡山巒含黛,碧水如鏡,林濤陣陣,百鳥諧鳴,被譽為“國寶的自然天堂,我們的世外桃源”。
  30個親子家庭分為兩組,先後進行互動游園和觀看穹幕電影+博物館互動。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在不遠處咀嚼竹葉,孩子們在圍欄外聽研學導師講解大熊貓的飲食。游園過程中,親子家庭在熊貓基地科普教員的引導下開啟了一場熊貓探秘之旅。大熊貓長什麼樣?喜歡吃什麼食物?帶著疑問和好奇,大家先後到大熊貓戶外活動區、成年別墅、幼年別墅、太陽產房等場館參觀。在與科普教員的互動問答中,大家了解了不同年齡段大熊貓的個體差異、食性特征等知識。
  在大熊貓博物館,孩子們通過觀看穹幕電影了解大熊貓及其伴生動植物、棲息地環境等知識。在熊貓前傳、竹林隱士等展區,通過沉浸式互動體驗、互動問答等探秘形式,走進大熊貓的前世今生,全方面了解它們的故事。
  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博物館)的建成填補了四川省內“多學科、綜合性自然博物館”的空白,成為成華區一處充滿趣味性、探索性、實踐性與觀賞性的公共文化空間。該館的建成,對提升成華城市文化形象、增強市民科學素養和環境保護意識具有積極意義。同時,該館6萬多件館藏資源更是為研學旅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課程內容。
  孩子們在該館龍行川渝廳和探秘恐龍廳了解曾經生活在川渝大地上的這些神奇遠古生物,與史前恐龍展開一場時空對話,並在老師指導下完成自己的恐龍主題手作作品。
  參觀結束後,在研學導師引領下,孩子們結合研學手冊進行知識點總結和分享,家長們聆聽《共情式親子溝通促進有效陪伴》家庭教育講座。
  “這次的研學活動,有研學老師引領我們去探秘發現,能系統地學到很多有關大熊貓的知識。”11歲的王志軒第一次以研學旅行的方式來到大熊貓基地。“以後我會更關注大熊貓等野生動物及其生態環境,從日常小事做起,積極參與環保行動。”王志軒說。
  帶兒子參加活動的張先生說:“兒子從小就對大熊貓等野生動物感興趣。他非常喜歡研學導師講解的知識,並與老師積極互動。”
  參加活動的陳女士說:“我們住在成華區,為身邊能有這樣國際知名的野生動物和自然資源感到自豪。希望以後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孩子能在家門口感受自然生態之美,感受成華之美。”
  活動結束後,成華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自然博物館(成都理工大博物館)、成都市研學旅游協會聯合為參加研學活動的小學員們頒發研學證書。
  據悉,此次活動旨在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以及成都市關於《培育文旅消費新業態推動文旅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中發展“親子互動”研學新業態,塑造“最成都﹒新學”品牌的工作部署,串聯成華區文旅資源,開發“熊貓+”業態,營造多元消費場景,擦亮“研學成華”品牌。
  作為有著“成都之精華”之稱的成華區,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打造世界旅游名城首選目的地。成華區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擁有成都動物園、北湖生態公園、東郊記憶、天府熊貓塔等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科教資源,在研學發展上具有先發優勢,大有可為。成華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成華區將充分發揮擁有全球唯一的熊貓都市家園優勢,發展“熊貓+”業態,營造多元消費場景,構建熊貓IP全產業鏈,擦亮大熊貓IP。
  目前,成華區正加大區內研學資源整合,梳理特色研學線路、場景和課程,打造以大熊貓基地、自然館、動物園為依托的“自然科普都市游”,以東郊記憶為依托的“工業文明時尚風”等主題研學旅行,並利用高校資源和行業協會在研學中的資源整合及引領作用,以研學帶動親子游、周末游、周邊游,以親子客群作為核心IP社群,實現文化教育和消費升級雙贏。(陳俊成 白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