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四川
四川
四川加大非遺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激發非遺創造創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3-07-03 11:00 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編輯:馬思偉
信息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2023-07-03

  四川省通過加強法制保障、提升保護意識、搭建服務平台、培育非遺品牌等多種手段,從加大非遺公共權益保護力度、提升傳承人自有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兩方面著手,積極探索、大力推進非遺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效激發了非遺創造創新活力。

  完善制度體系,加大保護力度。頒布實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指導阿壩、甘孜、涼山三州分別出台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德陽市針對“綿竹年畫”制定《綿竹年畫條例》,瀘州、南充等地相繼出台白酒、戲曲保護條例。完善標准體系和大力推進非遺項目申報地理標志,蜀錦、蜀繡、郫縣豆瓣、滎經砂器等100余項非遺項目成功納入國家地理標志保護。持續開展傳承人研修培訓、非遺大講堂等活動,開展知識產權專題培訓和宣傳,增強非遺機構和傳承人熟練運用版權登記、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等手段保護自有知識產權的意識和能力。

  積極拓展渠道,促進轉化利用。每年組織非遺機構和傳承人“走出去”參加川港文旅對接會等展會、交易交流活動,四川羌族刺繡、劉氏竹編、夾江年畫等20余家非遺技藝相關企業與伯樂、印尼巴厘島時裝協會等中外企業機構達成知識產權授權合作意向,金額超過1000萬元。

  搭建服務平台,培育品牌體系。建設四川省非遺數據知識產權服務平台,為非遺機構和傳承人開展非遺知識產權的確權、交易、授權提供便利。在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策劃舉辦國際非遺授權展會,更好推進非遺知識產權交流與合作。以省級品牌為引領,鼓勵省內各地培育地方非遺公共品牌,透過知識產權保護利用進一步激發非遺創新創造活力。成都市實施“公共品牌+企業品牌”非遺雙品牌戰略,300多款新開發產品納入“成都手作”非遺品牌體系,推動非遺在新時代綻放更加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