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2019年,四川提出創建“天府旅游名縣”,並將其作為推動全省文旅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其中,“孵化一批新產業、新業態,觀光、休閑、度假業態協調發展”成為名縣認定的重要條件之一。4年過去了,全省天府旅游名縣已增至39個,在享受蛻變成果的同時,作為當前四川縣域旅游經濟發展的標杆,天府旅游名縣正通過資源互補、業務共生、生態共建等方式,讓未來的規劃與路徑逐漸清晰可見。
鄉村旅游佔據半壁江山
“周末一家人出游,可以去宜賓哪裡耍?”“建議去李庄的安石村、高橋村和雙橋村。鄉頭耍法多,空氣又好,在那住兩天巴適得很。”面對游客的周末出行咨詢,鄧勤作為宜賓市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員,李庄鎮內的安石村、高橋村、雙橋村“如意原鄉”是她經常推薦的點位。
近日,記者隨2023年“天府旅游名縣巡禮”集中採訪宣傳活動走進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縣宜賓市翠屏區了解到,當地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圍繞稻、蝦、竹產業發展和景區打造的“如意原鄉”項目,如今已擁有田園風光、非遺體驗、詩意民宿、文化饗食、主題團建、研學品牌等業態。2022年,“如意原鄉”舉辦了20余次主題鄉村文旅活動,全年共接待游客80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200余萬元。
近年來,各天府旅游名縣在充分利用文旅資源稟賦優勢的同時,也暴露出旅游發展縱深不夠等共性問題。發展鄉村旅游成為其加快豐富旅游產品、拓展全域旅游的有效抓手。
乘著鄉村旅游發展的熱潮,同為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縣的瀘州市納溪區立足特早茶、竹海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緊抓“中國酒鎮酒庄”“百年護國城”等人文歷史,按照“景村一體,農旅相融”的發展思路,陸續開發多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打造了龍湖水香農康園、梅嶺茶葉主題公園、鳳凰谷自駕車營地等鄉村特色旅游景點,讓游客觀賞漫山桃花、感受護國歷史、品味酒庄美酒、穿越竹海秘境,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的旅游樣板。
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廣安市廣安區曾囿於旅游產品少、旅游鏈條短等發展瓶頸。如今,以鄉村振興為契機,廣安明確以“紅”帶“綠”的思路,以鄧小平故裡旅游景區周邊區域和環鄧小平故裡旅游景區周邊鄉鎮為重點,推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生態休閑+消費體驗”無縫銜接。
2022年12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印發《四川省鄉村旅游提升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方案》明確提出,經過4年努力,將四川省建設成為獨具四川特色的全國知名鄉村度假旅游目的地。截至目前,四川省有鄉村旅游景點1363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55個,天府旅游名鎮60個、名村60個,發展各類經營戶5.3萬余戶,上百萬名群眾在鄉村旅游發展中受益,鄉村旅游接待規模已佔全省旅游市場規模的半壁江山。
後繼發力有了支點
月光與燈影交相輝映的錦江之畔,青年鋼琴家汪揚以一曲悠揚舒緩的《春江花月夜》,邀觀眾共赴一場“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人間盛景……今年端午假期,成都市錦江區的“夜游錦江”項目在音樂碼頭特別定制打造的“夜游龍門陣”首次驚艷亮相。游客在駐足欣賞演出的同時,還可以在文創好物薈萃的創意集市中,盡情淘購心儀好物。
作為第四批天府旅游名縣的錦江區近一年來積極探索營造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夜游錦江”便是其中一張亮眼的名片。項目自啟動以來,憑借獨特的路線規劃和豐富的主題活動成為成都熱門的夜間消費新場景。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夜游錦江”項目累計接待游客9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667%,其中省外及境外游客佔比47%,累計收入12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84%。
堅持以項目帶動發展是推動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手段,也是天府旅游名縣後繼發力的強有力支點。
為構建“上有古城、下有邛海”的文旅格局,重塑老城區歷史文化風韻,2021年,首批天府旅游名縣西昌市啟動建昌古城保護更新項目,通過有故事的場景還原及展示特色建筑風貌、特色地域美食和民俗等方式,為旅游場景增添城市味道,也為城市帶來旅游新景象。
“我們對每一棟單體建筑進行優化設計,避免千篇一律,最大限度保留、還原街區肌理,復原了玉璧巷、吉羊巷、涌泉街等歷史街巷,修復修繕了馬家大院、朱氏宗祠等不可移動文物。”西昌文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鯤介紹,如今北街已被打造為高品質藝術度假旅居區,倉街、府街打造為生活美學區,南街形成集聚餐飲、文化、休閑、零售等業態的歷史記憶消費區,太子巷人文體驗區則以主題民俗、文化創意為主,黃家巷更新老茶館、生活配套、農副產品等形成民俗風物區……建昌古城整體規劃八大功能分區,未來將打造成涵蓋餐飲、零售、民宿酒店、文化創意、休閑娛樂、生活配套的一站式旅游度假區。
抱團發展持續叫響品牌
2019年5月14日,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上獲得授牌的首批10個天府旅游名縣和30個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共同組建了“天府旅游名縣文旅發展聯盟”。幾年來,以首批天府旅游名縣牽頭的各大文旅發展聯盟紛紛成立,成為引領全省文旅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
來自流經都江堰和東風堰兩大灌區的37個縣(市、區)成立的四川“大灌區”文旅發展聯盟重點打造水利文化體驗、現代農業體驗、田園度假、天府文創、康體養生五大旅游產品﹔由首批天府旅游名縣長寧縣發起成立的“大竹海”文旅發展聯盟憑借建設竹研學基地、舉辦竹工藝大賽、組織竹美食推廣、編印“大竹海”文化旅游覽勝書刊等,不斷提升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峨眉山市牽頭聯合成都、樂山、雅安、眉山、宜賓、自貢6個市39個縣(市、區)超300家成員單位共同成立的“大峨眉”文旅發展聯盟整合聯盟景區、酒店、交通、餐飲、演藝等文旅資源,開辟聯盟成員重點景區的直通車,實現景區互動、游客互送……
為充分發揮名縣抱團優勢,今年初,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策劃、天府旅游名縣聯盟組織的2023四川“天府旅游名縣”推介會分別走進杭州、西安等城市,推介展示特色文旅資源,並送上文旅大禮包,向全國游客發出了相聚四川、暢游名縣的邀約。
今年9月,2023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將在宜賓市舉行,屆時,第五批天府旅游名縣將為四川旅游畫卷進行再一次填充更新,讓四川旅游畫卷更加色彩斑斕。(付遠書)
上一篇: 四川加快推動文旅高質量發展 |
下一篇: 四川切實加強“紅色草原”保護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