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培育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促進農民群眾就近就業增收,因地制宜推進城鎮化進程。
近年來,四川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四川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著力推動全省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早在2019年,四川便提出建設一批旅游特色鮮明、產業實力雄厚、發展環境優良、服務設施完善、綜合效應突出、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天府旅游名縣”。經過5年建設,“天府旅游名縣”命名縣數量已達47個,候選縣達43個。這些“天府旅游名縣”不僅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業的發展樹立了標杆,也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提質升級 優化游覽體驗
近年來,各“天府旅游名縣”立足資源優勢,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豐富文旅產品,不斷優化游客體驗。
各地持續完善“快旅慢游”交通體系和旅游接待配套設施,進一步提升游客出行體驗。例如,今年川青鐵路成黃段通車後,成都到九寨溝的通行時間從10個小時縮短到3個小時,“早上都江堰,下午九寨溝”變為現實。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在位於廣漢市的三星堆博物館,游客可以領略輝煌燦爛的古蜀文明,感受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和源遠流長。去年7月投用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接待能力擴大3倍,為廣漢市文旅經濟恢復振興帶來全新契機。展廳內,新出土的重器文物、大量珍貴圖文影像資料,全面展示了三星堆文物的無窮魅力。新館落成至今累計接待游客超400萬人次。
瀘州市江陽區不僅在旅游廁所設計上體現地方文化元素,還在“第三衛生間”設置上彰顯細節功夫,大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務品質。“原來帶著小孫子上女廁總覺得尷尬,‘第三衛生間’很人性化。”游客張先華說。
如何讓游客輕鬆了解景區特色,選擇游玩路線?在廣元市朝天區旅游服務中心新增的電子設備上,列出了景區特色、美食等信息。“閱讀電子地圖就能了解特色菜和土特產,太方便了。”游客王家斌連連點贊,“旅游服務越來越貼心。”
為滿足游客個性化、品質化消費需求,四川各“天府旅游名縣”還紛紛推出新業態、新場景,豐富優質旅游產品和服務。
樂山市市中區推出遺產探秘、非遺體驗等新場景﹔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推出甜櫻桃採摘等活動﹔成都市成華區依托熊貓基地等,形成了一批休閑體驗新場景﹔南充市高坪區打造了無人機載客低空游覽航線……
旅游帶動 助力鄉村振興
文旅“一業興”帶動“百業旺”。建設“天府旅游名縣”對構建縣域現代化旅游產業體系、發揮旅游綜合帶動作用、促進鄉村振興等意義重大。
綿陽市江油市充分利用“旅游+”“生態+”模式,按照田園風光、休閑生活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以水果種植、民宿康養為載體的鄉村旅游,通過每年舉辦鄉村文化旅游節,推進旅游與農業、康養等深度融合,助力富民增收。
穿上彝族傳統服飾,在靈鷹寺的橙牆青瓦前拍一套民族風情寫真﹔觀賞民族電影,品嘗西昌美食,在清涼夏日加入火把節狂歡……首批“天府旅游名縣”命名縣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依托茶馬古道文化、古村落文化,推動大石板古村活化利用,讓越來越多村民吃上“旅游飯”。
大石板社區黨支部書記尹俊介紹,如今的大石板古村建起了特色餐館、書店、茶室,不少村民把拆遷安置房、閑置集體資產變為民宿、餐廳。截至目前,大石板古村共有民宿232家、餐廳85家,通過發展旅游業,直接帶動千余名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在“天空之城 賽馬理塘”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當地推出馬背慢游、藏式旅拍等獨具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產品,吸引眾多游客。2023年,理塘縣累計接待游客3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3.01億元,帶動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和共同富裕。
位於理塘縣甲窪鎮的卡娘村將閑置房屋改造為精品民宿,為游客提供獨特文化體驗的同時,解決村民就業問題。“精品民宿不僅留住了游客,還帶動了鄉親們增收。”卡娘村黨支部書記澤旺說。
效應凸顯 促進融合發展
如今,通過做好“旅游+”“+旅游”文章,“天府旅游名縣”品牌效應日益凸顯,成為四川文旅經濟的“領頭雁”,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隨著“跟著演出去旅行”成為旅游新風尚,成都市龍泉驛區成了眾多大型演藝活動的“首選地”。龍泉驛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數據顯示,自去年8月以來,東安湖體育公園主體育場和多功能體育館已累計舉辦大型演藝活動37場,吸引觀演人數78.8萬人次。
“跟著賽事去旅行”同樣備受市民游客青睞。綿陽市安州區積極發展“體育+旅游”,打造了環山環湖自行車公開賽、乒乓球比賽、舟釣公開賽等精品賽事,將賽事流量變為“旅游留量”,吸引著廣大游客前來感受文體旅融合發展的魅力。
“嗚嗚嗚……”穿行於樂山市犍為縣芭溝鎮的嘉陽小火車,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四川川投峨眉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多介紹,犍為縣正積極推動嘉陽﹒桫欏湖旅游景區礦山主題樂園、侏羅紀探險谷等項目改造升級,為工業旅游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日,在廣元市劍閣縣翠雲廊景區,一場還原古制的沉浸式演出精彩上演,景區工作人員扮演的郡守一路巡查清點古柏、交代古柏管理注意事項,向游客生動展示了沿襲至今的古柏保護制度。
劍閣縣文旅康養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徐程杰說,希望通過沉浸式演出,讓翠雲廊蘊含著的歷史文化活起來,推動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相得益彰。
與此同時,按照“天府旅游名縣”評選模式,四川近年來還陸續推出了一批天府旅游名鎮、名村、名宿、名導、名品,形成了“天府旅游名牌”矩陣,有力提升了四川旅游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助推四川文旅品牌形成集聚效應。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四川將貫徹落實全國旅游發展大會和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精神,將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發展獨具特色的縣域經濟,激發文旅消費活力,為建設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貢獻力量。(潘陽薇 白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