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山東省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
發布時間:2016-04-01 09:45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6-04-01

  山東省全面實施齊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工程,推出了一批重點項目。目前,第一批確定的重點項目7類31個全部開始實施,大部分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設施建設項目主要有3項,分別是孔子學院總部體驗基地建設、孔子博物館及博物館體系建設和尼山聖境建設。這3個項目都處於基礎建設階段,進展順利。研究闡發項目主要有8項,分別是齊魯傳統人文思想和社會科學研究、齊魯古近代自然科學成果研究、齊魯古近代應用科學和技術成果研究、儒學重大基礎研究工程、齊文化研究工程、墨子研究工程、齊魯文學藝術經典和名家典籍研究出版項目、齊魯傳統音樂及歌舞雜技傳承研究基地建設。 

  普及教育項目主要有9項,分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數字化工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眾化系列讀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創新重大理論研究、齊魯文化題材文學藝術創作工程、優秀傳統文化影視傳播工程、山東傳統戲曲藝術傳承工程、尼山書院暨鄉村(社區)儒學講堂建設工程、經典誦讀工程。其中,前4個項目是首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點項目征集活動”項目,截至活動結束,共收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數字化總體框架設計方案21個、儒家文化經典數字化框架設計方案21個,最終各評出入選方案1個,入圍方案4個。全省已建成尼山書院67個,建成鄉村、社區儒學講堂3429個,開展活動近2萬余場次,服務群眾超過100萬人次。“圖書館+書院”模式受到文化部肯定,經驗在全國推廣。 

  保護傳承項目主要有7項,分別是紅色文化保護展示工程、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鄉村記憶”工程、“三孔”古建筑彩繪整體性保護修復、山東數字化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及方志館檔案館建設、山東省古籍保護計劃、《山東藝文志》《山東文物大系》編輯出版工程。目前已啟動海外儒學文獻回歸計劃﹔制定出台了《關於在全省開展縣及縣以下歷史文化展示工程的指導意見》,投入資金5250萬元,對99個縣(市、區)給予補助,105個縣(市、區)基本完成縣域歷史文化展示工作,121個鄉鎮(街道)、268個村居(社區)建成了歷史文化展示場所。省財政統籌文物保護等專項資金、爭取國家扶持資金1900萬元用於補助試點村落的保護規劃編制、傳統民居修繕、鄉村記憶博物館征集與布展等,鄒城上九山村、周村李家疃、榮成東楮島等一批試點單位保護工作已初見成效。 

  此外,傳播交流項目分別是省屬重點媒體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和對外文化交流精品項目﹔公益性基金支撐平台項目重點加強中國孔子基金會建設。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項目是繼“藍黃”國家戰略之後,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的又一重大舉措,在山東省委、省政府和國家發改委、文化部的大力推動下,曲阜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范區已經被正式列入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目前,示范區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來源:山東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