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青州“全民閱讀直通車”引起社會關注,多家媒體進行報道。2015年12月,青州市啟動“全民閱讀直通車”工程試點,市圖書館與市新華書店兩家單位共同試點個人買借直通。個人買借直通又叫做“你閱讀﹒我買單”圖書共享服務。如果某位讀者到青州市圖書館,發現想看的書圖書館沒有或太少借不到,讀者可到青州市新華書店“購買”。這種“購買”並不需要花錢,隻需憑借書證登記,即可帶書回家,看完後送還青州市圖書館。讀者的購書費用,由青州市圖書館每月與青州市新華書店結算。2015年12月至今年4月初,共有5000多位市民參與,累計購買圖書超1.2萬冊。今年,青州市財政專門列預算60萬元,保證個人買借直通持續進行。
“全民閱讀直通車”主要有兩大創新之處。一是精准對位。讀者需求日趨個性與多元,圖書館採購圖書時無從把握,供需不對稱是很多圖書館普遍存在的矛盾。青州市圖書館館長張慶剛說,供需不對稱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圖書資源沉澱、資金浪費,個人買借直通將圖書採購權交給市民,改變以往集中採購不科學、不合理的情況,大大提高了圖書使用率。二是館際聯盟直通。除個人買借直通,“全民閱讀直通車”還包括城鄉互借直通、館際聯盟直通、全市家庭直通。彌河鎮文化站站長魏春濤說,市鎮圖書通借通還雖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優化了圖書資源配置,對提升文化服務效能的作用十分明顯。專家指出,文化享有是選擇性需求,選擇性需求必定是“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因此公共文化服務需要多樣化、多載體、多形態、多渠道、多方式,適應多種需求。山東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趙迎芳認為,從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入手,青州市“全民閱讀直通車”工程虛功實做,注重閱讀“體系化”建設,把“政府配送”變為“群眾選擇”,實現了全域資源共享,有助於書香社會的建設。(來源:山東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