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文化供給改革,創新基層文化輸送渠道,打造新型文化供給模式,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青島市以市南區為試點,創新推出了社區文化館新模式,實現公益文化服務“零距離”。
一是開創社區文化館新模式。順應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個性化和精細化的發展趨勢,市南區積極推進文化供給側改革,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整合專業的培訓機構、師資力量等優勢資源,創新推出社區文化館新模式。3家社區文化館與區文化館實行總分館統一運行、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總館制定文化服務標准、安排培訓項目、統籌活動開展、下派業務干部和專業輔導老師,社區文化館全年推出各類免費開放服務項目,形成總館輻射、多點成面的基層文化輸送網絡。該項目旨在通過整合專業文化資源,調動社會主體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新產品、新渠道培育,從而有效對接居民需求,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大眾受惠”的大文化格局。
二是零距離享受高品質文化服務。推動由“辦文化”向“送文化”轉變,以往居民參加文化培訓和活動,需要專門赴市、區文化館報名參加,時間和距離成本較高。市南區社區文化館的推出,將專業的文化服務送到居民身邊,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包括公益文化培訓、群眾藝術團隊輔導、藝術及“非遺”展覽、社區公益文化課講座、高雅藝術演出等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近距離滿足居民多層次、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可以極大的節省市民的時間成本和距離成本,突破了傳統文化館服務位置固定、輻射范圍有限等難題,實現文化服務“零距離”。
三是菜單式課程精准輸送。第一批開放的3個社區文化館的場地及教學設備均達到了開館的專業標准,排練廳、教室及各類文化培訓設施一應俱全。2016年春季,已面向全區招生千余名社區居民,根據基層社區需求,通過“菜單式點菜”最終確定了20余個培訓班,涵蓋了時裝形體、中國舞、民族舞、吉他、合唱、朗誦、中國畫、書法、攝影、剪紙、手工藝等相當豐富的文化課程。通過將文化培訓、藝術輔導、藝術鑒賞等服務精准輸送到百姓身邊,構建起直達基層、高效精准的文化輸送體系。(來源: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上一篇: 山東濟南啟動第六屆“書香泉城”全民閱讀節 |
下一篇: 山東青州“全民閱讀直通車”成效明顯獲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