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從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著手,統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發展,保障特殊群體基本文化權益,加強對殘疾人文化藝術的扶持力度。目前,全省市級以上公共圖書館和全省特殊教育系統開通“光明之家”視障數字閱覽室。至此,“光明之家”視障數字閱覽室在山東地市級公共圖書館和特殊教育學校實現全覆蓋。
創新“一站、一網、一庫”建設服務模式。根據省殘疾人聯合會統計,目前山東省的全盲和低視力人群達67.3萬人,其中61.9%的人沒有上過學。視力障礙,讓他們在獲取文化知識、享受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存在先天的劣勢。為此,山東省於2014年建成全國第一個面向視障人群的公益性數字文化服務系統——山東省“光明之家”盲人數字圖書館,系統創新性地採取了“一站、一網、一庫”的建設服務模式。一站是充分採用無障礙技術設計的“光明之家”盲人數字圖書館網站﹔一網是覆蓋全省視障群體、標准統一規范的“光明之家”視障數字閱覽室﹔一庫是內容豐富、適合視障群體的海量資源庫群。目前已經初步建立起覆蓋基層視障群體的服務站點網絡,提供服務的資源量達到15TB,建成59個基層服務站點,將視障群體數字文化服務延伸到基層,延伸到盲人身邊。
全省特殊教育系統視障學生服務實現全覆蓋。在省財政廳省級財政專項彩票公益金的支持資助下,文化系統把先進的數字設備、優秀的數字資源送到全省十七所特殊教育學校視障學生身邊,“光明之家”盲人數字圖書館實現全省特殊教育系統視障學生服務全覆蓋。新建的視障數字閱覽室包含盲文學習機、盲用電腦、智能閱讀機、聽書機等30件先進的無障礙數字化設備和盲文圖書、光盤。全省文化系統將以這次“光明之家”視障數字閱覽室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建設力度,擴展站點建設的數量,力爭用3-5年的時間,在全省建成150左右的基層視障群體數字文化服務站點。
文化助殘新模式獲好評。5月中旬,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教育廳等單位聯合舉辦“光明之家﹒視障數字閱覽室”設備發放儀式暨技術人員培訓會。活動現場,濟南市特殊教育中心的視障學生們對發放的設備愛不釋手,對各種設備和資源逐一體驗感受。業內人士認為,“光明之家”盲人數字圖書館對解決盲人數字化服務的問題提供了借鑒。原來公共文化機構的一些助盲服務,或被動地坐等盲人讀者上門,或讓盲人自助訪問網站,造成盲人朋友的一些不便,且服務人群尚不能完全覆蓋廣大視障人士。山東通過多方聯動,建立完善的社區化、個體化盲人閱讀服務機制是大勢所趨。(來源:山東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