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濟南市文廣新局以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把創作生產優秀作品作為文藝工作的中心環節,文藝創作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
一是優秀作品不斷涌現。聚焦“中國夢”、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等主題,扶持新創現代京劇《鄧恩銘》等大型舞台藝術作品和小劇場歌劇《閔子騫》等小型舞台藝術作品,加工提升舞劇《風箏》等重點劇目。市曲藝團跨界融合舞台劇《孔子說﹒說孔子》、山東琴書《曹鼐不可》和市美術館攝影創作《能量 能量 能量》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話劇《茶壺就是喝茶的》通過山東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2015—2016年度初選劇目驗收,並入選山東省推薦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劇目﹔京劇《鄧恩銘》入選2016年山東省重點選題創作作品和山東省慶祝建黨95周年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優秀劇目展演。
二是演出市場不斷開拓。聯合舉辦了第三屆泉荷獎濟南市優秀青年演員藝術比賽,參賽范圍擴大到全市專業演員,搭建起優秀青年演員健康成長的藝術平台,活躍了全市藝術創作演出市場。市雜技團與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進行合作演出,並分兩批赴美國布蘭森市粉墨劇場駐場演出以及在美國15個州35個城市進行巡回演出。市兒童藝術劇院赴新疆開展“情系新疆萬裡行”優秀劇目巡演活動,行程4萬多公裡,舉辦公益演出96場,惠及8萬余名少年兒童。市歌舞劇院和山東省青年干部管理學院共同運作舞劇《風箏》在省內巡演,市京劇院和市呂劇院在趵突泉公園、寬厚裡等旅游景點定點演出。啟動了“泉城大舞台”城市惠民演出季第一季演出活動,市屬6家藝術院團集中以周末時間,在群星劇場、省會大劇院等場所演出60余場。組織舉辦第三屆“相約大劇院﹒歡樂滿泉城”濟南市文化藝術惠民展演,排定24項36場演出。上半年,市屬6家藝術院團完成各類演出1133場,實現收入677萬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是戲曲傳承有效推進。成立全市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濟南市地方戲曲劇種普查實施方案》,截至目前,已普查山東梆子、柳子戲、五音戲等劇種11個,院團68個。組織開展的“濟南市知名藝術家優秀作品數字化整理工程”,整理收集29位已退休老藝術家的17個劇目、14個專輯、26個節目。(來源: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