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山東提前半年完成文化精准扶貧年度任務
發布時間:2016-08-16 11:04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6-08-16

  年以來,山東省文化廳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全國文化精准扶貧工作視頻會議和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把文化扶貧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成立行業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開黨組會議、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文化扶貧工作。堅持以提升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為重點,整合資源,科學部署,上下聯動,全力推進,文化扶貧工作扎實有效。截至6月底,山東省確定的7005個省定貧困村,已有4333個村建成綜合性文化活動室,比年初新增1484個(年初4156個村沒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動室),省定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的覆蓋率達到61.86%,提前超額完成60%的年度計劃任務。 

  一、加快貧困村文化綜合性活動室建設。制定出台《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國辦發〔2015〕74號文件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協調省財政5年投入4.98億元,市、縣兩級投入29億元,加大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力度,力爭提前2年實現鄉鎮(街道)和村(社區)普遍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中心的目標。把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組織開展全省文化精准扶貧工作摸底調研,會同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研究起草了《山東省文化脫貧攻堅實施方案》,明確文化行業扶貧具體任務,到2018年基本實現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全覆蓋。上半年,落實2016年省級財政投入彩票公益金9350萬元,為1870個省定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每村補助5萬元為7005個省定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配備拉杆音箱,實現了貧困村便攜式移動音響全覆蓋截至6月底,全省各市共投入財政資金24747.93萬元,用於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建設,有力確保了建設進度。 

  二、創新實施“169”文化精准扶貧行動積極發揮文化部門優勢,聚焦全省7005個省定貧困村,整合資源、凝聚合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創新實施“169”文化精准扶貧行動。“1”即編制1張全省文化精准扶貧數字化地圖,對全省7005個貧困村標位置、標資源、標需求、標進度,實現點、線、面和動態數據自動生成分析,推動貧困村文化供給與需求精准對接,文化助力脫貧精准發力﹔“6”即辦好貧困村文化設備購置補助、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補助、基層視障數字閱覽室服務站點建設、向貧困村及貧困地區福利機構送演出活動、支持貧困村文化活動建設、為貧困村配備便攜式拉杆音響6件實事﹔“9”即實施公共文化、非遺傳承、文化產業、文化惠民、文化人才、鄉村儒學、藝術創作、市場服務、國際合作9項扶貧工程。整個行動歷時3年,協調省級財政至少投入7.8億元。目前,“169”文化精准扶貧行動扎實推進,文化扶貧地圖已上線運行,扶貧成效逐步顯現。譬如,通過實施非遺傳承扶貧工程、文化產業扶貧工程,積極探索“互聯網+非遺+實體店”、“非遺+中介公司”等模式,臨沂、菏澤等一些貧困村農民通過電商平台世代傳承的編織、刺繡、石刻等手工藝品打開了銷路,快速實現增收致富。通過實施文化人才扶貧工程,著力加強貧困地區的人才培養,上半年對臨沂、棗庄、菏澤、聊城、德州等貧困村較為集中的5市鄉鎮文化站長進行4期培訓,共培訓700余名鄉鎮文化站長。通過實施鄉村儒學扶貧工程,讓儒學回歸鄉村,教導農民懂孝道、明禮節、講文明,改善了鄉風民俗,營造了和諧農村、和諧社區,成功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有效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目前,全省建成鄉村儒學講堂近7000個,開展活動3萬余場次,參與群眾400萬余人次。 

  三、加強督查落實和綜合考核。年初,省文化廳與各市文廣新局簽訂《2016年度文化建設目標責任書》,將省定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建設列入與各市簽訂的年度目標責任書,把2016年覆蓋率達到60%的年度任務指標細化分解到各市同時要求各市將任務進一步分解到縣(市、區),省、市、縣三級層層壓實文化精准扶貧責任。把文化精准扶貧工作納入“大督查”體系,建立工作台賬,實行銷號、定期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及時開展督導檢查工作。積極與省考核辦協調,將“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達標率”納入2016年度全省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定量考核指標體系,科學制定市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達標率差異目標值,著力推進差異化考核,在兼顧平衡的基礎上統籌全局發展,充分調動各地工作積極性。(來源:山東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