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山東以“文化惠民”為抓手 促進劇場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發布時間:2016-11-28 10:25 來源:報送系統 編輯:李慶禹
信息來源:報送系統 2016-11-28

    近年來,山東省大力推進劇場建設,全省劇場充分發揮城市文化主陣地作用,創新發展思路,加強經營管理人員業務培訓,自主舉辦或借勢引入優質演出資源,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目前全省專業劇場達126個,省會大劇院、青島大劇院、煙台大劇院等一批專業劇場硬件水平進入全國一流行列。

    提高利用效率,文化主陣地作用進一步彰顯山東省制定出台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劇場舉辦承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實現劇場常態化運營。省文化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省級政府購買省直劇場演出服務試點方案》,每年安排100場演出補貼各市先後出台支持劇場發展的補貼辦法,各大劇場與中演院線、保利院線等建立委托運營關系,使各新建劇場迅速聚攏人氣,形成了良好的發展勢頭。三年來,省會大劇院完成自營演出500余場,公益藝術活動200余場,商業租場120余場,接待觀眾達54萬人次。煙台大劇院自開業以來,先後引入國內外430多個知名文藝團體或藝術家演出達849場。濰坊大劇院今年以來演出176場,接待22萬余人次,演出上座率達67%。眾多老劇場也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的區位優勢山東劇院今年以來先後承接各類演出77場,承辦比賽26場,承接市民其它文化活動45場﹔歷山劇院累計承接各類活動達162場,實現滿負荷運行。

    引入優質資源,劇目檔次品味明顯提升各大劇場積極引進國內外優秀文藝資源,音樂會、話劇、歌劇、芭蕾舞劇等多種文藝形式輪番上演,精彩紛呈。省會大劇院先後承接了《貓》、《費加羅的婚禮》、《天鵝湖》等一大批精品演出。青島大劇院重點打造大劇院藝術節,先後引進了國家交響樂團、悉尼交響樂團等國內外頂級團體進行演出。其它大劇院承接的外地商演比例也都達到60%以上。高大上的演出內容受到廣大市民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劇場形象進一步樹立,逐漸成為所屬區域的標志性文化陣地。

    堅持文化惠民,劇場社會效益進一步顯現山東省劇場充分發揮文化公益屬性,探索建立了惠民票、公益票、特殊群體公益場等優惠觀演制度。省會大劇院打造公益文化活動品牌——“大劇院公益在行動,組織舉辦了文化惠民展演,規定惠民票數量不低於總票房的30%。德州大劇院堅持以文化惠民為平台,以民生實事為載體,每年至少安排60天時間免費用於公益活動青島市整合中小型劇場組建了青島惠民演出院線,市財政每年補貼650萬元,支持院線140場公益演出。山東劇院推出山東文化惠民卡,觀眾可憑卡免費觀看90余場公益演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惠民舉措,為推動群眾走進劇場、共享高質量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深受市民稱贊。

    創新發展模式,劇場職業化建設明顯加強。山東演藝集團聯合省內180多家藝術院團、劇場、演出經紀機構,組建山東演藝聯盟,率先建立起集劇場院線、票務系統於一體的現代演藝產業發展平台,對於打破地域行政壁壘、促進演藝市場繁榮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以省內中小型劇場為主體組建的山東劇場院線目前已擁有成員單位35家,覆蓋全省13個城市,總座席數達3萬余個,佔全省演出場館總座席的40.2%,年演出場次2000余場,省內劇場協同發展邁出新步伐。探索制定《劇場等級劃分與評定標准》,已成功通過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批准,成為全國劇場行業的第一個地方標准,山東劇場職業化建設有了統一依據。

    開展人才培訓,提升劇場運營管理水平。山東省文化廳於11月7日至10日在濟南舉辦首屆山東省劇場運營管理人才培訓班。針對目前山東劇場運營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缺少成熟的經營管理模式、演出消費市場不活躍等問題,培訓班進行專題授課,普及劇場基礎知識講授實務性劇場運營管理成熟經驗,共同研討劇場發展新趨勢。培訓班以互動式教學方法為主,輔以案例引領、小組討論、實踐觀摩等多種方式。組織全體學員走進大劇院,實地考察劇院舞台設施、後台管理、項目運營等相關工作。培訓班的舉辦,有效提升了劇場運營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與水平,做到崗得其人、人盡其才、人事相宜”,更好地推動山東劇場運營管理實現良性運轉。(來源:山東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