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聚焦高質量發展,瞄准特定人群
——山東:公共文化服務“正青春”
發布時間:2021-09-14 09:5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1-09-14

  漫長的暑假,孩子往哪裡送?山東泰安新泰市的劉翠娜給出了“城鄉書房”的答案。暑假以來,劉翠娜的孩子在“城鄉書房”待了近3周時間。位置就在家門口,步行過去10分鐘,且不用過馬路,是她把孩子送去“城鄉書房”的主要原因。而在孩子看來,裡面的學習氛圍是同學們願意結伴去的原因。

  今年暑假常規文化活動開展的同時,山東正有越來越多的地方關注“公共文化服務+青少年”。多地推動服務“正青春”,結合青少年的審美需求,發揮公共文化陣地的示范引領作用,讓廣大未成年人培育文藝技能、享受文化生活、激發文化熱情。

  “城鄉書房”做對了

  2018年剛開始做“城鄉書房”的時候,整個新泰市沒幾個人相信這事能成,高會利是最執著的那個人。當時很多人對這位新泰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說:“咱一個縣級市,沒多少人看書,弄書房也是浪費。”

  2018年8月1日,新泰市首家“城鄉書房”在當地文創街運營,150多平方米,50個座位。首家“城鄉書房”不是財政完全投入,而是政府與社會力量共建:當地一家企業出場地並負責裝修,政府配齊圖書和門禁、借還書系統。

  新泰市首家“城鄉書房”運營後,效果出乎多數人預料。“時值暑假,書房天天一座難求,人滿為患,我們一開始以為孩子們開學後就沒那麼擠了。”高會利說,當年9月中小學開學,書房仍是一座難求,因為孩子們去上學了,一些白天不上班的中年人或老年人又來了。

  從一開始,高會利就瞅准“城鄉書房”在孩子中間的“市場前景”。“一到寒暑假或周末,孩子就沒地方去,有的天天在家玩手機。”高會利介紹,後來經過調研,新泰市文化和旅游局決定先行試點,且不讓財政承擔過多壓力,而是聯合有需求的社會力量合辦。

  如今,新泰市僅城區就開放“城鄉書房”8家,鄉鎮及農村十幾家,仍有多家“城鄉書房”在建。已經運行的“城鄉書房”,有的是周邊學校老師代為管理,有的則是社區文化志願者管理。今年暑假,“城鄉書房”已是新泰市知名度最高的文化場所。

  讀書,是距離孩子們生活最近、最被家長們認可的一種休閑方式。因此,山東在大力建設綜合性圖書館的基礎上,創新服務模式和理念,增加微型閱讀場所覆蓋面。

  4月,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專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書房和鄉村書房建設的意見》,決定在現有公共圖書館提供閱讀服務的基礎上,以財政投入帶動社會力量參與,開拓性地推進城市書房和鄉村書房建設,逐步實現閱讀便捷化、均等化、社會化。

  博物館就是大課堂

  6月起,孔子博物館訪客量明顯增加。7月27日,河北石家庄的游客趙偉專程自駕帶孩子來孔子博物館參觀。“孔子的時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多個展廳走一圈下來,趙偉說自己深受教育,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堅定了他讓孩子繼續學國學的想法。

  “優秀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對孩子來說,博物館就是大課堂。”趙偉說,孩子平時在學校接觸傳統文化的機會不多,需要在他們的心裡播下種子,增強文化自信。

  以教育拓展為目標,這幾年山東以青少年和黨員干部為重點,用好館藏資源,發揮陣地作用,打造“第二課堂”。組織開展“全省博物館十佳優秀社會教育活動案例”評選活動。實施館校合作機制,建立完善全省博物館青少年教育體驗活動項目庫。

  紅色資源豐富的臨沂市平邑縣,近幾年重點發揮好博物館的宣傳帶動作用,以平邑縣博物館為龍頭的紅色研學線路,受到廣大游客的一致好評。

  平邑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崔靜說,游客進入平邑縣博物館,隻要掃文物上面的二維碼,文物簡介就呈現在游客面前。通俗易懂的解說加上眼前的實物,讓游客對文物的來龍去脈、歷史淵源了解得透徹明白。平邑縣博物館還把200余種特色文物的故事創作成短視頻,通過圖文並茂的生動解說,讓傳統文物與游客的距離更近。

  博物館是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十三五”以來,中央和省級投入山東的博物館免費開放資金達8.8億元,全省免費開放博物館有538家,佔博物館總數的88%。各級博物館通過健全服務設施、完善服務規范、延伸服務功能,實現博物館面向青少年服務的優質化、便利化。

  審美教育沒有完成時

  美術館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也是審美教育的生動載體。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山東將美術館資源加以活化、整合,面向青少年推出精品展覽,培養孩子們對藝術的興趣,溫潤他們的心靈。

  “山東美術館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始終把為民眾提供更高質量的審美教育作為自身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山東美術館館長張望說,無論平時還是寒暑假,青少年在館內觀眾群佔比中都是比較高的。很多學生專程從濟南郊區的大學城坐兩個小時公交車過來,就為了看一場展覽。美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目前,一些學校對美育課重視程度仍不夠,加之社會需求強烈,公共文化機構在這方面大有可為。

  張望介紹,山東美術館力爭把場館打造成民眾終身接受審美教育的場所,打造成中小學生審美教育的“第二課堂”。因此,山東美術館始終把青少年美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在落細落小落實上狠下功夫,近年來專為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探索體驗手工坊”“非遺大課堂”“藝術星期五”等多個項目成為在省內乃至全國知名的品牌活動。

  家住濰坊市奎文區的孫春莉,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從大女兒上幼兒園開始,她就養成了帶孩子去濰坊市美術館的習慣。“濰坊是書畫之鄉,經常有名家的作品來這裡展出。”孫春莉告訴記者,去欣賞畫展或者體驗某一類美術課程,目的不是讓孩子學什麼,而是“用氛圍熏陶她”。孩子的想象力是無限的,美術創作能培育這種想象力。

  濟南市美術館定期創新展陳模式,吸引孩子們觀賞。館內負責人表示,包括審美教育在內的公共文化服務,其高質量發展包括3個階段:吸引、培育、提高。如何吸引孩子們養成走進美術館的習慣,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策劃一批孩子們能看懂、願意欣賞、欣賞後有所體悟的展覽。(蘇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