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8月6日一大早,山東鄒城市民劉萌萌帶著放暑假的孩子開啟了一天的自駕之旅。母子倆的目標,是當地近年來創新打造的“美麗儒風路”。這一覆蓋整個鄒城市的美麗鄉村旅游公路服務體系,沿線包括鳧嶧路、臨菏路東延、鳳凰山旅游路等30多個外聯內暢項目。
隨著鄉村旅游的迅速發展,鄒城市在“美麗儒風路”開通城鄉公交線路64條,年均客運量超過3000萬人次。
旅游公共服務事關游客的體驗感。一定程度上,旅游公共服務的質量代表了一個地方旅游產品的品質。過去幾年,為維護好“好客山東”金字招牌,讓游客開心來、舒心玩,齊魯大地從交通、信息等方面入手,全力打好景區及周邊地區的“舒適度保衛戰”。
2012年,煙台市成立旅游公共服務建設專職機構“煙台市旅游公共服務中心”(現更名為“煙台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中心”),為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近年來,煙台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中心牽頭建設旅游標准和管理服務模式,與企業合作建設旅游咨詢集散中心24處,整合、規范景區游客中心81處,形成了以市級旅游咨詢集散中心“旗艦店”為引領、重點交通樞紐一級旅游咨詢集散中心為核心、各區市二級旅游咨詢集散中心和景區游客中心為支撐,覆蓋全市的多層級、立體化旅游咨詢集散服務網絡。
煙台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祝潛介紹,煙台市橫向整合部門數據,縱向實現國家、省、市、縣、企五級文旅數據同步,目前對接數據源417項、數據條目15.9億條,在山東率先實現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文旅信息互聯互通。
旅游信息集約共享的同時,山東還從游客最關心的便民服務入手,豐富景區景點的公共服務內容。
臨沂市莒南縣自2022年起,常態化開展旅游志願服務工作,統籌游客需求和服務供給關系,從志願者隊伍建設、志願服務內容、志願者組織保障等方面入手,探索形成“全社會參與、全鏈條服務、全方位保障”的常態化志願服務機制。“莒南識字班”旅游志願服務品牌,被越來越多的游客所熟知。
泰安市肥城市以“中國桃都﹒美好肥城”旅游品牌建設為抓手,依托獨特地域文化、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深入挖掘吉祥桃文化等,加快構建“文旅融合 主客共享”的公共旅游服務體系。今年暑期,位於肥城市區的桃文化博物館,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研學團隊參觀。
“旅游公共服務貫穿旅游要素的各個環節,需要緊跟時代發展,做出必要的調整和更新。”山東省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凡軍認為,從交通網絡構建到應急救援服務、惠民便民舉措,旅游公共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需要增加供給、提升效能,尤其要針對薄弱領域、高峰時段和特殊人群提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
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近期印發《關於進一步提振文旅市場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深挖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的文化內涵,推動產品迭代升級,營造新型消費場景,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山東還計劃深化與相關平台的數據合作,為旅游產品開發、新媒體宣推、業態融合等提供更為精准的數據支撐。(蘇銳)
上一篇: 山東實施“千萬億”文旅消費促進行動 |
下一篇: 山東出台加快旅游強省建設行動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