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一根風箏線牽動萬家歡
發布時間:2025-02-08 09:5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02-08
  “楊老師,您的很多作品都脫銷了,什麼時候上新呀?”
  2月1日(正月初四),國家級非遺濰坊風箏制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楊紅衛收到這條信息後,火速趕往位於山東濰坊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的工作室。“春節前後,手頭沒停,這根風箏線牽著很多人的祝福。”楊紅衛嘴上說忙,心裡高興。
  楊紅衛是臘月二十八才趕回濰坊的。此前三天,她在廣東深圳南頭古城非遺工坊教授當地市民風箏制作技藝。楊紅衛將龍頭蜈蚣風箏、蝴蝶風箏、燕子風箏擺好,細心講解制作步驟。現場有家長帶著剛上小學的孩子來體驗,還有不少市民晒出自己收藏的濰坊風箏圖片。大家最後放飛親手制作的風箏,寄托對新年的美好期盼。
  從深圳返家,馬上就到春節了。除了貼春聯、准備年夜飯,楊紅衛手上總纏著風箏線。“有好幾個訂單任務要趕制,有幾位學者來調研,還有好幾撥朋友趁年節來體驗。”楊紅衛說,很多年輕人通過網絡了解到濰坊風箏,專門趕到工作室看風箏、買風箏。
  工作室裡,不同尺寸的成品風箏整齊排列,真絲布帛、竹子骨架、各色顏料隨處可見。金魚寓意年年有余,蝴蝶、蜻蜓寓意幸福美滿,每隻風箏都承載著美好心願。“不少購買者是風箏行家。他們懂濰坊風箏、愛傳統文化、傳播非遺技藝,讓風箏的年味愈來愈濃。”對楊紅衛而言,年節期間趕制風箏不僅是為了完成訂單任務,更是共享人們的美好祝願,跟大家一起過年。
  最近,楊紅衛還有了創制系列主題風箏的想法。她大量閱讀並研究有關濰坊的人文類書籍,計劃推出更多具有家鄉特色、會講故事的風箏。“有手裡這根線,風箏飛得再遠,也能找到家。”楊紅衛說。(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