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東
山東
山東日照:生態綠帶來光景新
發布時間:2025-11-18 09:4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中國文化報 2025-11-18

  出山東省日照市主城區,沿北海路一直向北約5公裡,就到了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網絡社交平台上,有網友形容這裡“一半是林海,一半是深藍”——“林海”贊的是森林覆蓋率高,“深藍”則指廣闊的黃海。

  11月15日,北方初冬的一個普通周末,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近中午時分迎來客流高峰。三五成群的游客或漫步公園綠道,或租借自行車騎行,頭頂陽光燦爛,腳下綠道整潔,海風透過森林吹在人身上,宛若海濱“桃花源”。淄博游客亓雲菲說:“這裡能滿足你對藍天大海的所有想象,風景比歐洲的一些旅游城市還美。”

  海濱城市日照地處山東省東南部,面積不大,但山、海、林等自然資源豐富。近年來,得益於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日照市生態旅游在旅游市場的號召力持續增強,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隻為體驗“生活在如詩如畫之地”的感覺。

  總面積1.2萬畝的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達78%,以黑鬆、雪鬆、水杉為主體,形成喬灌木、針闊葉混交的復層林相﹔還擁有長達7公裡的黃金海岸線,園內空氣負氧離子平均超過6000個/立方厘米。曾經,公園內存在車輛無序停放、旅游經營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2020年之後,公園限制私家車通行,游客進園游玩可換乘電瓶游覽車和觀光自行車。目前園內共配置了60輛電瓶車、800輛自行車,公共交通車輛使用率達100%,真正實現綠色低碳交通。

  日照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相關負責人楊艷介紹,運營方對公園19處酒店周邊實施“破硬還綠”,拆除酒店部分區域鋪裝、硬化,提升鋪裝或改為綠化,總計提升綠化面積7萬平方米﹔還組織實施水系治理工程,清淤公園現有河道,修復河道兩側的擋土牆,提升改造駁岸綠化,極大改善了水環境。

  海濱國家森林公園的改變隻是日照市注重生態修復改善、發展生態旅游業的一個縮影。秉持“增加一棵樹、多一位游客”的理念,日照市近些年以生態塑造旅游品質,以旅游彰顯生態價值,結合生態環境容量,統籌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激活了生態旅游“綠色引擎”。

  萬平口生態旅游區屬國家4A級旅游景區,優質沙灘綿延4.2公裡,佔地面積760萬平方米,有“十裡金灘萬平口,黃海明珠耀九州”之譽。近年來,旅游區本著“拓展公共親海空間、營造人海和諧海灣、貫通全域生態廊道”的生態理念,規劃“陽光海岸品質提升”行動工程,重點打造萬平口段陽光海岸綠道,主要包括跑步道、自行車道、飄橋等綠道基礎設施。

  日照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整條綠道原貌保留了鬆林、沙灘、礁石和濕地資源,串聯起萬平口景區、海濱國家森林公園、兩城河口濕地等日照旅游景區景點,以通道連接城區、景區、度假區等不同的城市功能地帶,形成功能復合、活力多元的陽光海岸帶。

  2024年,萬平口生態旅游區接待游客229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3.7億元。景區為周邊村鎮社區提供3500余個靈活就業崗位,有效帶動周邊餐飲、酒店、民宿、超市等業態,實現了生態與發展良性互動。

  劉家灣趕海園景區位於日照市東港區沿海路中段,擁有萬畝潮間帶、千畝沿海防護林,是貝類、蟹類、蝦類等海洋生物的天然棲息地。過去,由於缺乏科學管理和開發,劉家灣區域存在過度捕撈、灘涂生態破壞、海岸帶退化等問題,海洋生態系統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近年來,東港區邀請生態旅游規劃團隊,根據劉家灣趕海園景區的生態環境特點和資源分布,劃分出生態保護區、休閑體驗區、科普教育區等功能區域。

  生態保護區嚴格限制游客的活動范圍,禁止任何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休閑體驗區則合理設置趕海、沙灘運動等項目,既滿足游客需求,又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過大壓力﹔科普教育區通過建設海洋生態科普場館、研學中心等方式,向廣大游客普及海洋生態知識,增強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

  “針對灘涂退化問題,劉家灣趕海園實施灘涂整治和植被恢復項目,改善灘涂生態環境。”劉家灣趕海園景區負責人苗中杰介紹,園區開展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定期向海域投放貝類、蝦蟹苗等,補充海洋生物資源,恢復海洋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此外,加強海岸帶防護設施建設,修建生態海堤,抵御海浪侵蝕,保護海岸生態安全。

  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婉瑩表示,綠色是日照市全域旅游產業的底色,“十五五”時期日照市將進一步加強生態旅游集聚功能,以旅游為節點,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向縱深發展相關產業,變生態資源優勢為生態經濟優勢。(蘇銳

上一篇:
下一篇: 山東發布生態旅游發展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