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上海
上海
“新空間”激發亞洲演藝之都建設“新活力”
發布時間:2022-02-24 11:33 來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編輯:張靜
信息來源: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2-02-24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漢口路650號亞洲大廈內的小劇場演出頻頻火爆“出圈”,引起行業內外廣泛關注,亞洲大廈被稱為“一個垂直生長的戲劇街區”,為上海演藝行業克服疫情影響、走本土化內容道路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一批像亞洲大廈這樣的“演藝新空間”正在激發上海亞洲演藝之都建設的“新活力”。
  駐場沉浸演出亮眼,演藝生態集群形成。2020年8月28日,亞洲大廈首個演藝空間“星空間1號”開業,截至目前,已發展成擁有16個演藝空間、2688個座位、總面積約4千平方米的演藝街區,以上演駐場項目為主。2021年,演藝街區共上演項目16個、2561場,吸引觀眾近27萬人次,上座率達到80%,總票房近5000萬元。駐場項目以沉浸式演出為主,明星劇目包括音樂劇《阿波羅尼亞》《桑塔露琪亞》等,同時還吸納了喜劇、脫口秀等多樣類型,與專業劇場形成錯位,受到市場持續追捧。調查顯示,女性成為“星空間”的消費中堅,尤其是95後、00後,多具備高學歷、高粘度和高購買力的“三高”特點,願意陪伴她們喜愛的內容、演員、品牌共同成長。
  亞洲大廈內的演藝空間由上海亞華湖劇院經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華湖”)運營,定位為可持續發展的演藝街區,打造演藝產業策劃、融資、生產、制作、排練、宣傳、演出等環節的完整生態鏈,給新人、新劇、新團創造更多的機會,不斷吸納優秀戲劇從業者參與。隨著經營模式不斷成熟,“星空間”品牌已從亞洲大廈向外拓展,目前距亞洲大廈1公裡之內的上海大世界和新光影藝苑已建有6個“星空間”。
  助推亞洲演藝之都,牽引帶動效應顯著。亞洲大廈演藝街區的初步形成,對上海亞洲演藝之都建設產生了牽引帶動效應。一是促進了演藝企業和人才的集聚。已有吾哈文化、山眠文化、角蟲感文化等多家演藝內容制作公司落地,“一台好戲”“繆時文化”等行業重點企業紛紛入駐。演出內容的多樣性和疫情期間的持續繁榮,也吸引了貓眼、大麥等平台入駐,為後續發展培育了動能。二是催生了文化和旅游新業態和新消費。年輕觀眾一開始獨自前來亞洲大廈看劇,但“劇迷”屬性讓他們很快就與其他觀眾成為朋友打成一片,分享亞洲大廈周邊的美食,討論其他劇場的演出。演藝新空間的增值效應,賦予了消費與服務更多文化內涵,極大地滿足了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休閑與社交需求,促進文娛演出成為推動上海旅游、上海消費、打造“夜間經濟”的重要因子。三是催生了演藝綜合體的建設和發展。除了亞洲大廈,位於明天廣場的“機遇星球”從2021年以來進行了業態大調整,著力打造時尚潮流品牌和文娛消費體驗的“新聚場”。圍繞“演藝”主題,上海大世界中的演藝空間還將強化“非遺”特色資源,形成公益和產業良性互動發展,打造以“非遺”生活化為特色的演藝時尚消費新地標。
  高度關注積極引導,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近年來,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在持續打響“上海文化”品牌、推動亞洲演藝之都建設的過程中,針對類似“星空間”這樣的空間新形態、演出新內容、市場新動向給予高度關注、積極引導。重點指導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推出了全市“演藝新空間”的認定、挂牌的創新性舉措,鼓勵商業綜合體、文創園區、旅游景區等各類空間積極引入文化和旅游資源,充分利用空間優勢開辟演出場所,為像亞洲大廈“星空間”這類業態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環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0家認定授牌的“演藝新空間”,2021年全年演出1.5萬場,佔全市營業性演出3.8萬場40%,涵蓋戲曲、話劇、音樂劇、脫口秀、相聲等不同藝術門類,業已成為上海演出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也應當看到,亞洲大廈演藝空間要取得長足發展,仍然要在劇目質量、市場引導、發展導向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將始終密切關注全市“演藝新空間”的發展,著重從提升演藝新業態安全水平和發展品質上下功夫,堅持“放管服”改革,鼓勵創作和演出思想性和藝術性俱佳的文化產品,積極支持和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拓展與旅游、商業等其他行業的跨界合作,不斷放大演藝市場溢出效應,打造多業態融合的綜合文化休閑空間,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多樣化、品質化、個性化的文化休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