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上海
上海
上海市人大對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進行執法檢查
發布時間:2024-08-23 15:11 來源:解放網 編輯:周祎
信息來源:解放網 2024-08-23
  作為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上海在百年征程中形成了豐富的紅色資源、積澱了深厚的紅色底蘊,紅色基因已經滲透進這座城市的血脈。如何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今年4月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對《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的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日前,上海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聽取了關於檢查本市貫徹實施《上海市紅色資源傳承弘揚和保護利用條例》情況的報告。
  增強紅色資源調查認定廣度深度
  紅色資源家底基本摸清、紅色紀念場館保護狀況持續改善、教育傳承功能明顯增強、機構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保護傳承整體態勢向好……《條例》頒布以來,上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工作機制逐步健全,紅色資源保護情況也不斷改善。執法檢查組認為,本市紅色資源傳承和保護利用工作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
  而對照《條例》規定,對標打造紅色資源高地、紅色文化研究高地、紅色故事傳播高地的要求,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紅色資源調查認定的廣度和深度還有待增強。”一些委員表示,目前已公布的《上海市紅色資源名錄(第一批)》主要覆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本市的紅色資源,對於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三個歷史時期的紅色資源還缺乏完整的梳理和認定,這有可能使一些紅色舊址因沒有得到及時保護,而在城市更新和變遷中消失。
  執法檢查組建議,進一步推進紅色資源調查認定和保護工作,並平衡好紅色資源保護與城市更新之間的關系,繼續推進紅色資源保護與優秀歷史建筑更新利用的有機結合,發揮優秀歷史建筑的“活化石”作用,推動黨史研究、文博保護等相關部門參與城市更新和舊區改造的審核程序,使紅色文化更好融入城市更新。
  不斷創新展示方式和內容挖掘
  知所從來,方明所去。代表們認為,要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就要深入挖掘、生動演繹建筑裡的故事、故事裡的細節、細節裡的精神,讓舊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讓英烈、模范成為黨史“教師”,更好地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
  執法檢查發現,紅色基因傳承工作正持續推進。上海連續7年舉辦“中國共產黨的創建與上海”學術研討會,聯合中宣部宣教局、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兄弟省市宣傳部門,共同籌辦“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奮進新時代新征程”學術研討會。同時,全面推進紅色題材、愛國主義題材、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文藝作品的選題孵化和創作研發,涌現出《1921》《望道》等一批精品力作,推動《千裡江山圖》向廣播劇、評彈、電視劇、話劇等多個藝術門類轉化。
  “部分紅色資源的展示方式和內容挖掘仍需要不斷創新。”有委員提到,執法檢查中發現,一些紅色主題博物館、紀念館特別是基層場館展陳多以圖片、文字、實物等靜態形式展示,數字化展示等新手段應用較少,受眾的參與感、互動感還不夠。建議創新展陳方式,有效使用大數據、雲計算、視覺感應、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借助實時實景的數字孿生,賦能紅色資源的智慧管理,加強紅色資源的立體呈現。
  “針對不同的參觀學習對象要有不同的解說方式,特別要用青少年喜愛的方式,不斷充實、更新展陳內容。”執法檢查組建議,配齊配強高水平講解員,加強相關業務培訓,充實優秀講解員隊伍﹔同時對全市紅色資源進行梳理和整合,加強市與區、區與區、區內、大小館之間的整體聯動和協同,將上海點多面廣、內涵豐富、價值突出的紅色場館打造成“紅色場館共同體”。(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