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當前位置: 首頁 > 信息發布 > 全國聯播 > 山西
山西
走進百姓視野 融入百姓生活
——第二屆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綜述
發布時間:2020-11-09 09:33 來源:中國旅游報 編輯:楊倩
信息來源:中國旅游報 2020-11-09

  近日,第二屆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忻州市秀容古城舉辦。此次博覽會把山西省數百項非遺精品項目引入古城,採取展示與推介相結合,展演、展示、展銷一體化的方式,讓非遺融入古城、融入景區,成為游客“游山西、讀歷史、品非遺”的新平台,也為忻州古城景區注入了生機與活力。

  讓更多人認識非遺

  近年來,山西各地大力開展非遺進景區活動,努力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游客體驗度。山西省委書記樓陽生強調,要積極推進文創產品進機場、高鐵站、高速公路服務區、旅游集散地、景區、酒店、鄉村旅游點,搭建線上銷售平台,拓展銷售渠道。

  趙國琦是平陽木版年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在他的展位前,每天都有許多游客觀看他的創作過程並動手體驗年畫制作。他認為,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源自生活,當它們進到景區後,又得到了一塊新的土壤。趙國琦說:“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來學習、體驗這一技藝。”據了解,展覽期間,他每天能賣出五六十幅年畫,還有許多的觀眾跟著他學習,體驗年畫制作。

  山西臨汾平陽木版年畫是我國最古老的年畫之一,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十幾年來,趙國琦除了廣泛收集舊木版年畫,還一直致力於研究木版年畫的創新。在他的努力下,平陽木版年畫進入臨汾市4所小學的課堂。趙國琦說,這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希望在全市的中小學裡推廣自己的課程,讓更多的孩子了解、學習木版年畫。

  讓更多人感受非遺

  山西省現有省級非遺537項、國家級非遺116項。今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重點提升“山西三寶”等工藝美術產品的影響力,加快發展千億元特色優勢文化產業。山西省副省長張復明說,山西作為中華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一批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較好的傳承和發展,並在當下生活中展示出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

  據悉,本屆博覽會設置了“山西三寶”、山西藥茶、傳統美術、文創產品、傳統技藝展示等12個展區,展示各類非遺項目100多項,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33個、省級非遺項目75個。博覽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非遺文化展演活動,不斷擴大非遺的社會影響力,讓非遺文化走進百姓視野,融入百姓生活。

  五台八大套是集五台山寺廟音樂、宮廷器樂之大成,歷經朝代更迭,匯聚民間精粹而成的民間經典器樂曲,是與西安鼓樂、北京智化寺音樂齊名的中國古老的樂種之一,是活著的音樂“化石”。氣勢恢宏的《大得勝》,讓游客領略了皇家得勝還朝時的盛大喜慶氣氛﹔《十二層樓》《推碌碡》等傳統曲目的精彩表演,再現了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風採,贏得了游客陣陣喝彩。

  原平市獨有的民間歌舞鳳秧歌,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博覽會期間,表演者身穿盛裝踩街巡游表演,受到了游客的歡迎。

  此外,本屆博覽會特別推出了“山西三寶”、山西藥茶、傳統美術文創產品、傳統技藝4個精品專題展區,游客不僅可以了解這些非遺項目的歷史、工藝,體驗山西剪紙、編織、陶藝、葫蘆、木雕、刺繡等非遺項目的好手藝,還可以品鑒山西的好酒、好醋、好茶等,親身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塑造品牌、引領文化產業發展的新風貌。

  讓非遺融入生活

  展會上,既有稷山螺鈿、絳州剔犀、景泰藍制作、黑釉刻花陶瓷、紫砂等傳統工藝展示,也有秉承傳統、融入現代生活的創新產品推出。來自晉中太谷的非遺傳承人趙巧萍是景泰藍掐絲工藝的第4代傳人。她介紹,“景泰藍工藝復雜,每一件作品都要經歷設計、制胎、鏨刻、掐絲等一系列工序,需要付出極大的細致與耐心。”為了適應現代人的審美、將非遺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趙巧萍在景泰藍工藝基礎上,創作出既有傳統工藝又有地方特色的金絲畫作品,受到了市場的認可。

  不僅是非遺藝術品,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特色食品也出現在了展會上。比如,山西代縣的老咸菜就成了游客們的搶手貨。代縣老咸菜是按照當年慈禧太後西逃夜宿陽明堡賈府時吃的老咸菜的配方制作,以山西老陳醋和多味中藥材為輔料,以獨特秘制配方腌制,不僅受到市場的認可,還獲得了國家食品機構生產許可證。

  神池月餅、原平瓦酥、繁峙油糕、搗拿糕等特色傳統美食,在景區邊演示、邊制作、邊展銷,游客了解了制作的食材與工藝後,紛紛解囊。游古城、品美食、賞非遺,游客們乘興而來,盡興而歸。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張健說,本次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既是全省非遺傳承發展的成果展示,更是人民大眾走近非遺、了解非遺的一場文化盛宴,是對“非遺+旅游”的一次有益嘗試。

  博覽會期間還舉辦了“非遺+扶貧”工作交流活動,重點推廣非遺助力精准扶貧的優秀成果、經驗與路徑,通過設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等措施,幫助貧困人口學習傳統技藝,推動“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遺保護理念不斷深入人心,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王文華)